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吐魯番回部札薩克多羅郡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吐魯番回部札薩克多羅郡王,俗稱吐魯番回王,是清代新疆統治吐魯番的回部王公。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額敏和卓歸順清廷。此後,額敏和卓一直效忠清廷,成為吐魯番地方最為顯赫的人物。雍正十年(1732年),額敏和卓接受清廷建議,率所屬萬餘回人(今維吾爾族先民)遷居甘肅安西廳瓜州[1]:48。乾隆十九年(1754年),清廷在瓜州以額敏和卓屬民編立吐魯番扎薩克旗。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廷平定準噶爾,控制吐魯番地方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額敏和卓率部遷回魯克沁(今鄯善縣魯克沁鎮)。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廷授額敏和卓為多羅郡王,稱吐魯番回部札薩克多羅郡王。
與哈密地方的哈密回王類似,吐魯番扎薩克旗設置初期,旗下屬民(回部民眾)均為扎薩克(旗長)農奴。扎薩克掌握本旗的行政、司法等權力。「生殺予奪,任旗長所為」。同治三年(1864年)起,因新疆地區叛亂不斷、人口流失。魯克沁王府毀於兵燹,「家鄉蕩盡」。在此背景下,清廷在新疆地區實行改土歸流,伯克和扎薩克成為虛職。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廷廢除吐魯番扎薩克旗,額敏和卓家族統治結束[1]:48—49,但爵位沿襲至民國時期。
Remove ads
吐魯番回部札薩克多羅郡王世系[2][3][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