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守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吳守寀(1613年1月15日—1686年12月3日),字其凝,號含貞,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籍,宜興縣北渠里人[1],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吳守寀是順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江南鄉試第六十五名舉人,四年(1647年)丁亥科進士。工部觀政,授房山知縣[2],廉潔有為,不畏權貴,得房山士人懷念[3],五年(1652年)調金谿知縣,訓練鄉勇防禦土寇保障地方,興建明倫堂教育士子,給與糧食,又革絕火耗,省刑薄賦,民困復蘇[4],因過失去職,不久獲薦補杞縣知縣,將驛馬送歸官廄,墾地七千八百餘頃,擢行人司行人,康熙八年(1669年)任山西鄉試副考官[5],歷任戶部山東司主事、員外郎,負責監督寶泉局,陞刑部貴州司郎中,出為瑞州府知府,掌南贛道印,有治聲[1][6]。
家族
高祖吳性,嘉靖十四年進士;曾祖吳中行,隆慶五年進士;祖父吳玄,萬曆二十六年進士;父吳我思,庠生[2],贈中憲大夫、瑞州府知府。前母毛氏;母贈太恭人盛氏,長寧縣知縣盛時傑女[7]。兄吳守官,弟吳守寅、吳守宸、吳守宁、吳守宰、吳守賓、吳守寧、吳守宏。正室贈恭人金壇尹氏;繼室贈恭人劉氏、贈宜人賀氏、贈太孺人汪氏。子吳道立、吳邇立(貢生)、吳遠立、吳正立[6]。
引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