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吳自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吴自良
Remove ads

吳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生於浙江金華浦江縣,中國近代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由於對分離鈾235同位素的突出貢獻,而被認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彈一星元勛

事实速览 吳自良, 性別 ...
Remove ads

生平

Thumb
吳自良與其妻子徐仁

吳自良生於浦江縣前吳村。父親吳寶瑔是清朝秀才,後做過律師。吳自良排行第七,上有三個哥哥和三個姐姐。他幼年喪父,由母親和兄姐撫養成人。[1]

吳自良自幼在家讀私塾,1926年入浦江縣立浦陽小學。1929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學。1932年,考入杭州高級中學。1935年,考入位於天津的國立北洋大學工學院礦冶系,一年後轉入新開設的航空機械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洋大學遷至陝西省城固縣,與焦作工學院合併為西北工學院。1939年,吳自良畢業,被分配到壘允飛機製造廠設計科任設計員。1942年,工廠遭日軍轟炸,吳自良隨工廠撤退到昆明,進入中央機器廠,任副工程師。1943年,赴美留學,在卡內基理工大學(今卡內基·梅隆大學)冶金系讀研究生。1948年,獲理學博士學位,並留在卡內基理工學院金屬研究所作博士後。1949年,任紐約錫臘丘茲大學(雪城大學)材料系副研究員。

1950年冬,為發展新中國冶金科技事業,吳自良取道香港回國,在唐山北方交通大學冶金系任教授。1951年夏,任中國科學院工學實驗館(今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進行物理冶金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後擔任物理冶金研究室主任、副所長等直到撤職,文革後已年近六旬的吳自良重返科研崗位,專注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硅材料的品質因素和材料工藝方面的研究。1988年後,吳自良轉向研究高溫超導體YBa2Cu307(YBCO)-x軸中的氧擴散機制。[2][1][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