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呂思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呂思禮為人溫和,不妄結交。虛齡十四歲時,呂思禮跟隨徐遵明學習,呂思禮擅長辯論詰難,同學們這樣評價他:「講論《尚書》、《易經》,其鋒芒不可抵擋。」虛齡十九歲時,呂思禮被舉薦為秀才,考試對策成績優秀,出任相州南欒縣縣令,不久升任相州長史[1]。葛榮圍攻鄴城時,呂思禮防禦鄴城有功,獲封平陸縣開國伯。普泰年間,僕射司馬子如推薦呂思禮擔任二千石級別的尚書郎中,不久呂思禮因門第寒微而離職,兼任國子博士。呂思禮又請求擔任關西大行台郎中,與姚幼瑜、茹文就一起西入關中。呂思禮被行台賀拔岳所器重,專門掌管機密,當時很有聲譽[2][3]。
永熙三年(534年),賀拔岳被侯莫陳悅殺害後,趙貴等人商議派遣赫連達迎接宇文泰統領全軍,呂思禮參與商議。宇文泰擔任關西大都督後,以呂思禮出任大都督府長史,呂思禮隨即出任行台右丞。呂思禮因為迎接魏孝武帝有功,出任安東將軍、給事黃門侍郎,進爵為平陸縣開國侯,食邑八百戶[1]。永熙三年十二月,魏孝武帝去世,宇文泰和百官推戴尊奉南陽王元寶炬,上表勸說元寶炬登基,命令呂思禮、薛憕作勸進表文,前後兩次上奏,元寶炬都謙讓不答應。宇文泰說:「能用文章感動至尊的人,只有董紹。」宇文泰於是命令董紹撰寫第三篇表文,董紹一揮而就[4]。西魏文帝登基,呂思禮兼任著作郎,升任都官尚書,很快轉任七兵尚書[1]。大統三年(537年),呂思禮又跟隨擒拿竇泰。大統四年(538年)正月,因為誹謗朝政,呂思禮在蒲州蒲坂里被賜令自殺[5][3],時年虛歲三十八。大統七年(541年),西魏文帝詔令贈予呂思禮原本的官職,加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定州諸軍事、定州刺史,改封汶陽縣開國侯。隋朝開皇十二年正月十五日(592年3月3日),呂思禮與夫人辛氏合葬於高陽原[1]。
呂思禮喜好學習,有文學才能,雖然兼任軍國事務,而手中依然放不下書本,白天處理政事,夜裡讀書,命令僕人手執蠟燭照明,每夜燭灰有數升之多。沙苑之戰取勝後,宇文泰命令呂思禮起草捷報,呂思禮只用一頓飯功夫就寫成,宇文泰讚嘆他的精巧迅速。呂思禮所寫的碑誄表頌,都流行於世[6][7]。
Remove ads
家庭
- 呂逵,平原郡太守[1]
- 辛氏,北魏太子詹事辛遐第三女,大統五年九月在長安清德里住宅中去世,虛歲廿四,開皇十二年正月十五日與呂思禮合葬於高陽原[1]
延伸閱讀
[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