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王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1.36447°N 119.81721°E / 31.36447; 119.81721

事实速览 周王廟及碑刻,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周王廟位於中國江蘇省宜興市宜城街道東廟巷東端,為紀念周處的專祠。

歷史

始建於南唐後主李煜三年(962),最初稱周孝侯廟,南宋寶慶二年(1226)加封周處為「武惠正應王」,故稱周王廟,廟南側原為其家族墓地周墓墩[1]

今建築坐南朝北,中軸線上依次為牌坊式大門、戲樓、大殿孝侯殿和後殿世澤堂,大門面闊三間,其它建築均面闊五間,門外為2000年拓建的下沉式廣場,中立石碑坊,北端有「周處除三害」大型浮雕壁畫。戲樓為1994年重建,兩層硬山頂,南側中部出歇山頂戲台一間,東西兩側有南北向兩層廂房兼看樓各三間。大殿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重建,歇山頂,殿內塑有周處坐像,兩側山牆繪以射虎斬蛟圖,北側連以廊軒五間,東西兩側隔出側廂各一間,整座建築柱子均為石質,顯得高敞宏偉。後殿建於明代,兩層硬山頂,殿內塑有周處及其家族五人立像,2000年增建兩層東西耳房各三間[2]

廟內存有自唐至清的碑刻100餘方,保存在大殿內與大殿東西兩側的碑廊中(2000年所建),大殿內多為歷代重修碑記,碑廊內多為取自宜興境內已不存的其它廟宇的碑刻,著名的碑刻包括唐元和六年(811)平西將軍周府君碑、南宋淳熙四年(1177)斬蛟射虎碑、淳祐四年(1244)雲龍風虎碑(以上均在大殿內),以及唐貞義女碑、宋蘇東坡楚頌碑、宋李曾柏生平碑和明淨雲枝法帖等(以上均在碑廊內),今亦作為宜興碑刻博物館[3]

Remove ads

圖集

Thumb
大門外新建牌坊
Thumb
新建牌坊式大門
Thumb
大門外雄獅
Thumb
大門外雌獅
Thumb
戲樓外側(北側)
Thumb
戲樓內側(南側)
Thumb
戲樓內側(南側)
Thumb
戲台
Thumb
戲台翼角
Thumb
大殿西北側
Thumb
大殿與廊軒的連接方式
Thumb
大殿東南側
Thumb
廊軒梁架
Thumb
廊軒與大殿間天溝
Thumb
大殿前廊
Thumb
大殿明間梁架
Thumb
大殿次間梁架
Thumb
大殿西壁壁畫-射虎圖
Thumb
大殿東壁壁畫-斬蛟圖
Thumb
前廊梁架
Thumb
廊軒斗栱
Thumb
後殿東北側
Thumb
唐平西將軍周府君碑
Thumb
宋重修英烈廟記碑
Thumb
宋斬蛟射虎碑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