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呼和浩特市紅衛兵革命造反司令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呼和浩特市紅衛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簡稱呼三司呼市三司,是呼和浩特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造反派群衆組織。領導人為內蒙古師範學院外語系教師高樹華。 對立組織為紅衛軍工農兵無產者

歷史

師院東縱

1966年6月3日,內蒙古師範學院四名教師(高樹華,劉樸,樓基立,劉真)貼出大字報 《評紀之5月18日的動員報告》,指責院長紀之在5月18日的演講中壓制文化大革命,阻礙學生組織的建立,在全校範圍內引發巨大轟動。5月下旬由各級黨政幹部組成的工作組陸續進駐各學校以領導文化大革命運動。6月21日和25日,高樹華等人又貼出大字報,批評工作組的強硬行爲。[1] 1966年8月5日,內蒙自治區黨委撤銷工作組,釋放高樹華。8月29日,內蒙古師範學院東方紅戰鬥縱隊成立。成為呼一司的下級組織之一。

1966年10月29日,師院東縱從呼一司脫離,成立呼和浩特市紅衛兵革命造反司令部。

二·五韓桐事件

在上海一月風暴的影響下,1967年1月11日,《內蒙古日報》社被造反派奪權,並創辦了《內蒙古日報·東方紅電訊》。 1967年1月22日,保守組織紅衛軍工農兵,衝擊《內蒙古日報》社。被工學院「井岡山」,呼三司等組織制止,兩派發生暴力衝突。史稱1.22報社武鬥事件。[2]軍隊聞訊趕到,對報社進行軍管[3]

1月25日至1月29日呼三司先後在軍區門前舉行遊行示威與靜坐絕食。[4]

1967年2月初,呼三司、河西公司八.一八革命造反團等群眾組織,衝擊內蒙古軍區,在內蒙古軍區門前靜坐抗議。師院學生韓桐在抗議過程中被內蒙古軍區軍訓部副部長柳青開槍打死。[5]這次事件被認爲是文革中軍隊向學生開的第一槍,轟動全國。[6][7]2月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出特急明碼電報,要求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內蒙古軍區、呼和浩特市紅衛兵革命造反司令部、紅衛軍四方各派代表到北京會談。周恩來於2月10日、2月16日、3月18日、4月6日、4月12日、4月13日,6次接見內蒙古自治區四方面代表。

1967年4月13日 《中共中央關於處理內蒙古問題的決定》(八條決定)下達。內蒙古軍區改組,派北京軍區的69軍28師進駐內蒙。正式宣布呼三司為革命造反派。

分裂

在《內蒙八條決定》公佈之後,針對如何對待對立派系的問題,呼三司內部組織產生分歧,並導致核心組織東縱的分裂。隨著內人黨事件的擴大化,呼三司的影響力進一步降低。最終被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取代。

關聯條目

拓展閲讀

  • 《周恩來第二次接見內蒙四方面代表講話紀要》1967年2月16日
  • 《中央首長第五次接見內蒙四方面代表談話紀要》1967年04月12日
  • 《獻給韓桐》 內蒙師院東縱主沉浮編 1967年5月3日
  • 《內蒙文革風雷——一位造反派領袖的口述史》高樹華,程鐵軍 明鏡出版社 ISBN 1-932138-56-0
  • 沒有墓碑的草原:內蒙古文化大革命大屠殺實錄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