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拉和林
13世紀蒙古帝國首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哈拉和林(蒙古語:ᠬᠠᠷᠠᠬᠣᠷᠣᠮ,鮑培轉寫:Qaraqorum,西里爾字母:Хархорум),又稱哈剌和林,簡稱和林[1][2],位於今蒙古國境內前杭愛省西北角的哈爾和林蘇木,在忽必烈建元帝國、遷都至大都之前,是蒙古帝國的首都。
歷史
蒙古帝國自成吉思汗時期的1220年從曲雕阿蘭遷都至此並興建新都,但直到1235年,窩闊台在哈拉和林周圍築起防禦性的城牆,它才成為新帝國真正的都城。1260年爆發的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位戰爭中,該城市一度遭受破壞。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並遷都大都(今北京)後,哈拉和林成為和林宣慰司都元帥府治所,仍為漠北最重要的都市。1277年蒙古窩闊台汗國君主海都在反叛的戰爭中一度攻占和林,元軍直到次年才將窩闊台汗國軍隊逐出。不過,14世紀以來該城市得以恢復發展。大德十一年(1307年),罷和林宣慰司都元帥府,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皇慶元年(1312年),元仁宗將和林等處行中書省改名為嶺北等處行中書省,並將和林路改名為和寧路。現今和林還保存有《興元閣碑》,刻於元惠宗至正二年(1342年)。
元朝滅亡後北元政權以此地為首都。但是由於失去漢地的經濟支持,城市已大不如前。[3]1372年明朝左副將軍李文忠率軍北伐,期間攻入哈拉和林,[4]並燒毀城牆。[5]1380年明軍再次攻入和林(不知是漠北的泛稱和林,還是指古城哈拉和林)。[6]1388年捕魚兒海之戰後不久,北元徹底滅亡,哈拉和林也逐漸沒落。[3]蒙古各部擺脫黃金家族的統治自立後,逐漸裂解為韃靼和瓦剌,之後該地一度被四衛拉特佔據。16世紀初蒙古本部在達延汗治下再度興盛,曾將哈拉和林訂為首都。

Remove ads
都城近況
哈拉和林作為都城經歷大蒙古國時期的繁榮,元朝時成為嶺北行省的中心,北元的宣光、天元兩朝又作為都城,直至韃靼和瓦剌並起,在此後和林古城荒廢。清代喀爾喀蒙古的重要寺廟額爾德尼召的建築材料就取自哈拉和林城的遺址。
參考文獻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