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和熹皇后

漢和帝第二位皇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和熹皇后
Remove ads

和熹皇后(81年—121年4月5日[1]/4月17日[2]),名ㄙㄨㄟˊ,為東漢和帝第二位皇后、東漢女政治家,南陽新野人(今河南省新野縣)。

事实速览 鄧綏, 國家 ...

幼年時期

鄧綏是漢光武帝太傅鄧禹的孫女,鄧禹為南陽豪族,隨光武帝起事,為東漢初年的功臣;其父鄧訓,曾為護羌校尉,撫邊有功。其母陰氏是陰麗華堂弟的女兒[3]。鄧綏為訓之次女,有長姊鄧燕、娣鄧容。

鄧綏虛歲五歲時,鄧綏的奶奶親自為其剪髮。鄧綏的奶奶年事已高,眼睛不太好,不小心弄傷了鄧綏的額頭,鄧綏忍痛不言,後來對身邊的人表示之所以忍住是因為擔心講出來後會讓老人家難過[4]。虛歲六歲時,鄧綏的兄長喜歡摸鄧綏的頭髮,鄧綏表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你們為什麼要弄我的頭髮?」[5]同年鄧綏開始閱讀《史籀篇[6],七歲時學習《論語》,十二歲通《》、《論語》,常和諸兄互相討論。鄧綏不喜學習家務,其母屢屢反對,認為女子需學習女工操持家務,但鄧綏還是違背了母親的意願,除了在白天學女工之外,晚上仍讀經書;鄧父則對她讀書較為支持,常常與她談論政事[7]。同時姐姐鄧燕由於去世過早,只留下剛剛出生的女兒。十二歲的鄧綏親自養育[8]

Remove ads

入選掖庭

鄧綏身高七尺二寸(約1.66米)[9]。永元四年(92年),鄧綏本來要入宮,恰逢鄧訓去世,鄧綏為守孝,入宮事宜推遲[10]。十五歲(95年)時,因容貌嬌豔,被選入掖庭宮中,次年即升為貴人。她入宮之後,對待皇后陰氏甚謙謹,如在在宴會之時,嬪妃們多打扮豔麗,只有她素服不裝飾,看起來清麗脫俗,而且平時衣服不敢與陰后同色。 此外,她晉見皇上時不敢與陰後並坐立,走路也表現謙卑的姿態,說話也不敢先於陰後;陰後被疏遠之時,就常託病不受皇上召見。但也因她如此地敬慎恭謹,更加受到皇帝的喜愛。陰皇后身材矮小,有時舉止不雅,時常遭到身邊人嘲笑,鄧綏卻從不提及[11]。她雖身為貴人且深受寵愛,但身為皇帝妾室,仍然謹守其位分,尊奉陰皇后而不敢逾越。

然而陰皇后因失寵而嫉恨鄧綏,開始試圖加害她。一次皇帝重病,陰皇后暗地裡對近侍說:「等我掌權了,一定不讓鄧家有一個人存活。」鄧綏風聞,想要飲藥自盡以保全家族,內侍趙玉等人堅持勸阻,最後騙她皇帝病癒遣使通報,於是鄧綏才放棄自盡;第二天和帝竟然真的病瘉了,鄧氏才逃過一劫。

Remove ads

進位皇后

永元十四年(102年)陰後因為被告行巫蠱之事為皇帝所廢;鄧綏還試圖想方設法保住陰後後位[12]。此時和帝對鄧綏十分寵幸,希望立她為后。鄧綏知道後堅持稱病,並深居簡出。和帝愈發認為她有德行,立她為皇后[13]。鄧綏成為皇后之後,和帝曾想要加封鄧氏一族;然而被鄧綏堅持推辭了,終和帝一朝,鄧綏兄長鄧騭僅僅官居虎賁中郎將。同時鄧綏還要求地方不要向皇后進貢奢華之物,只需進貢紙墨就行[14]。和帝為了讓鄧綏能夠充分學習智識,特聘班固班超之妹班昭為皇后之師,教導鄧綏。鄧綏也博覽群書,但法家申不害韓非寫的書不看[15]

攝政太后

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去世,使鄧皇后更得以進入政治權力的中心。她早在為貴人之時,因和帝子多夭死,即常為他選進才人,希望能廣其後嗣;和帝之後所生數子則多祕養於民間,這雖是為劉家的繼嗣著想,但也為鄧氏提供了之後擁立新帝並掌權的機會。和帝去世,鄧后雖無子,但迎回了養於民間、甫生百日的和帝幼子殤帝即位,鄧後被尊為皇太后,因殤帝年幼,故她臨朝聽政。 她屢次以皇太后的名義下詔書,並自稱為朕; 因此雖然她在詔書中自稱「權佐助聽政」,但事實上她已成為國家實質上的領袖。

此時宮中丟失了一篋大珠,鄧綏本想派人審訊,但擔心會有無罪之人被迫認罪,於是親自對宮人察言觀色,盜竊者受不了心理壓力坦白認罪。此時漢和帝曾經的宮人吉成的侍從怨恨吉成,便誣陷吉成對太后搞巫蠱,吉成被審訊時被迫認罪。鄧綏認為吉成曾經是漢和帝的身邊人,自己對吉成很好,吉成平時也沒有對自己口出惡言,現在這種情況不合人情,於是親自召見吉成核實情況,發現果然吉成是被誣陷[16][17]

鄧綏在此期間還下達了一些詔令,例如鄧綏認為鬼神不會應驗,祭祀它們不會有效,要求有關部門的人裁撤不符合典法禮儀的祠官;鄧綏還下詔赦免馬援家族、竇憲家族被禁錮的人士;同時鄧綏要求宮內減少製作奢靡之物,伙食從簡,節省開支,地方的貢品減少一半規模;又釋放數百名宮人回到民間[18]

不及一年,殤帝亦死,鄧太后與兄長車騎將軍鄧騭以和帝長子平原王劉勝有箇疾為由,先以年十三歲的章帝之孫劉祜為和帝之後嗣,再立他為帝,是為安帝。 這種立姪不立子的安排,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滿,如司空周章謀立平原王劉勝,但事敗自殺。安帝即位後,鄧太后繼續臨朝,一直到她死為止,共攝政達十六年之久。

安帝即位初期,鄧太后要求司隸校尉、河南尹、南陽太守,如果鄧家親屬或賓客犯罪,不要包庇。此時鄧太后還赦免漢和帝廢后陰氏的族人,並歸還財產[19]

永初二年(108年),京城洛陽乾旱,鄧太后來到洛陽寺了解有關冤獄的情況。有一名未犯法但被刑訊逼供被迫自證有罪囚犯被太后審問時,害怕監獄裡面的官吏會懲罰,不敢申訴,等到犯人離開時,該犯人抬頭似乎想要申訴。鄧太后發現不對勁,立刻把該名囚犯喊來詢問具體情況,認定為無辜受冤枉之人,並立即下令收押洛陽令。鄧太后一行人在回到宮中途中,天降大雨[20]

永初三年秋(109年),鄧太后生病,並決定在年底款待即將解甲歸田的皇宮衛兵的宴會時取消演習彈奏音樂這一環節,並減少舉辦時一半的男巫人數[21]

鄧太后白天處理政事,晚上閱讀經書,總擔心自己所讀的經書內容有錯漏,於是下令劉珍等五十餘人,來到東觀校勘書籍。又下令宮中近臣來東觀學習儒家經典,學成後教授宮人[22]

永初四年(110年),鄧太后的母親新野君患上重病,太后親自服侍,直至十月新野君去世。當時又乾旱已久,太后接連三天來到監獄考察冤獄情況[23]

元初六年(119年),鄧太后開設邸第,下詔漢和帝之弟濟北、河閒王的年齡虛五歲以上子女共四十餘人以及鄧氏近親子孫三十餘人來到邸第學習經書,鄧太后親自督促[24]

安帝年紀漸長,早已成年, 而鄧太后卻遲遲不肯還政於皇帝,這不僅使得一些大臣之中有人不滿,連鄧太后的堂兄越騎校尉鄧康也畏懼不安,於是以自稱生病為由不來上朝。太后派宮內鄧康家曾經的奴婢前去慰問,由於當時宮人權力很大,被人稱為「中大人」,鄧康家先前的奴婢來鄧康家時也自稱中大人。鄧康大怒,說「你是從我家出來的,竟然也敢自稱中大人」奴婢也大怒,回到宮中後對鄧太后說鄧康是謊稱有病,還出言不遜。鄧太后於是接解除鄧康職務[25]。此外當時諸多天災,不少人以災異比附人事,認為是太后攝政所致;又如杜根成翊世均曾上書希望已年長的安帝親政,太后不僅不聽,杜根因此被撲殺於殿中,幸被救未死,而成翊世也因此而獲罪。

鄧太后在永寧二年(121年)4月5日[1](或17日[2])去世,4月30日,合葬漢慎陵。之後安帝終於獲得親政。由於長期安帝無法執政,對鄧家非常反感,不久鄧家即被誣告,鄧騭兄弟等人自殺。而安帝打倒外戚之後,信用宦官及乳母王聖等一干人等,東漢的政治也開始日漸衰敗。

Remove ads

家庭

鄧綏為陰皇后堂姨母(鄧氏)兼表姑(陰氏)。

鄧氏

鄧禹
鄧□鄧訓南陽陰氏
陰綱南陽鄧氏
孝和陰皇后漢和帝劉肇和熹皇后鄧綏

陰氏

陰陸陰□
陰識陰麗華陰□
(陰麗華堂弟)
陰永南陽陰氏鄧訓
陰綱南陽鄧氏
孝和陰皇后漢和帝劉肇和熹皇后鄧綏

聯姻關係

鄧禹
鄧震漢明帝
劉莊
鄧襲鄧訓
鄧乾沁水公主
劉致
漢章帝
劉炟
平皋公主
劉小姬
鄧籓
鄧成清河王
劉慶
河間孝王
劉開
漢和帝
劉肇
和熹皇后
鄧綏
鄧褒舞陰長公主
劉別得
漢安帝
劉祜
蠡吾侯
劉翼
鄧香
漢桓帝
劉志
鄧猛女

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 飾演的演員
2007年 《漢太尉楊震 鄔倩倩
2014年 《班淑傳奇 李晟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10上》,出自范曄後漢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東觀漢記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