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爾科夫浪漫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哈爾科夫浪漫派(烏克蘭語:Харківська школа романтиків,羅馬化:Kharkivska shkola romantykiv ),是1830年代至40年代哈爾科夫大學師生中的青年詩派[1]。得名自浪漫派詩人作品的出版商沙母萊(Агапій Шамрай)。
代表人物有伊茲梅爾·斯列茲涅夫斯基 、 阿姆羅西·梅特林斯基 、 米科拉.科斯托馬羅夫 、 列夫科·博羅維科夫斯基 、 米哈伊洛·彼得倫科 、伊凡·羅斯科夫申科、奧帕納斯‧施皮霍茨基、 科爾松·奧克西約維奇和亞基夫·什喬霍利夫。
Remove ads
歷史
19世紀歐洲的浪漫主義風潮亦影響烏克蘭,而彼時烏克蘭浪漫主義重鎮在哈爾科夫。出於建立自己民族誌的願望,哈爾科夫浪漫派作家模仿民謠與傳說創作。[1] 浪漫派作家將人民視為生命力來源的想法,影響了19世紀的烏克蘭彌賽亞主義。[1] 米科拉.科斯托馬羅夫的《烏克蘭人民的創世紀》(Книги Буття Українського Народу)理想化了烏克蘭哥薩克人,視其為基督教歐洲與斯拉夫民族的救世主。[2]
參見
參考
- Luckyj, George S. N. Between Gogolʹ and Ševčenko polarity in the literary Ukraine: 1798-1847. Harvard series in Ukrainian Studies 8. Wilhelm Fink Verlag. 1971. OCLC 578505492.
- Shamrai, Ahapii (編). Харківська школа романтиків [Kharkiv Romantic School] 1–3. Kharkiv. 1930.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