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哈得遜海峽
加拿大海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哈德遜海峽(法語:Détroit d'Hudson)位於巴芬島和努納維克間,是連結大西洋、拉布拉多海與加拿大哈得孫灣的海峽。其東口以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奇德利角,及巴芬島外的雷索盧申島為界。海峽全長約750公里,平均寬度約125公里,東入口最窄處約70公里,在欺瞞灣最寬可達240公里。[1]

魁北克
紐芬蘭及拉布拉多

英國航海家馬丁·弗羅比舍爵士於1578年成為首位記錄進入該海峽的歐洲人。他將入口處的潮湧命名為「狂暴跌流」(Furious Overfall),並將整條海峽稱作「誤入海峽」(Mistaken Strait),因為他認為這裡作為西北航道入口的潛力不如後來被命名為弗羅比舍灣的水域。探險家約翰·戴維斯也曾在1587年駛過該海峽的入口。而第一位真正探索該海峽的歐洲人是喬治·韋茅斯,他於1602年駛入海峽,航程300海里(560公里),遠越狂暴跌流。[2][3]

該海峽因航海家亨利·哈德遜於1610年乘發現號探索而得名,這艘船曾在1602年由韋茅斯使用。哈德遜之後,1612年托馬斯·巴頓也到訪,1616年羅伯特·拜洛特與威廉·巴芬則帶領探險隊進行更為詳細的測繪。[4][5]
哈德遜海峽連接曼尼托巴省與安大略省北部的海港與大西洋,如果不是因為巴芬島西南方的弗里和赫克拉海峽常年結冰,哈德遜海峽本可作為西北航道的東入口。[6]
Remove ads
範圍
- 西界:從努武克角(Nuvuk Point,62°21′N 78°06′W)至萊森角(Leyson Point),再沿南安普敦島東岸至其最東端的海馬角(Seahorse Point),再連線至巴芬島的勞埃德角(64°25′N 78°07′W)。
- 北界:巴芬島南岸,介於勞埃德角與東懸崖(East Bluff)之間。
- 東界:從巴芬島東南端的東懸崖(61°53′N 65°57′W)至下薩維奇群島西端的子午點角(Point Meridian),沿海岸至西南端,再跨線至雷索盧申島西端,沿該島西南岸至其南端的哈頓岬,再連線至拉布拉多的奇德利角(60°24′N 64°26′W)。
- 南界:介於奇德利角與努武克角之間的加拿大本土海岸。
參考文獻
書籍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