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納德·特朗普與媒體的衝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纳德·特朗普与媒体的冲突
Remove ads

唐納德·特朗普經常攻擊帶有左翼偏見且「腐敗」的美國媒體,並在批評對他進行不利報道的媒體時使用各種侮辱性語言。一些社交媒體因特朗普違反其服務條款而限制或封禁其賬號,尤其是在他煽動國會山騷亂並散布虛假選舉信息之後。特朗普還起訴了多家媒體,指控其報道不實或存在偏見,並利用總統職位向他不喜歡的媒體施壓,包括干涉其業務運營、發起調查,以及威脅吊銷廣播執照或取消公共廣播的資金。

Thumb
唐納德·特朗普出席2017年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

對媒體的攻擊

2020年,保護記者委員會發表由小倫納德·唐尼撰寫的特別報告,題為《特朗普政府與媒體》[1]。報告開篇指出:

特朗普經常在集會、回答記者提問以及數百條推文中攻擊新聞媒體。他曾多次稱新聞媒體是「假新聞」、「人民的敵人」、「不誠實」、「腐敗」、「下流記者」、「壞人」、「人渣」,甚至稱他們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壞的人」[註 1][1]
……
特朗普的600多條推文針對的是特定的新聞機構,其中以《紐約時報》、CNN、NBC、MSNBC、福克斯新聞和《華盛頓郵報》為首。他用各種辱罵性詞語,包括「假」、「虛偽」、「骯髒」、「丟臉」、「愚蠢」、「無知」、「愚蠢」、「可悲」、「失敗」和「垂死」。他還用「虛假」、「瘋狂」、「不誠實」、「虛偽」和「丟臉」來形容《紐約時報》[註 2][1]

2025年3月,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暗示CNNMSNBC等媒體從事非法活動[2][3]

「人民的敵人」

更多信息 唐納德·特朗普 ...

The FAKE NEWS media (failing @nytimes, @NBCNews, @ABC, @CBS, @CNN) is not my enemy, it is the enem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2017-02-18[4]

從2017年1月就職到2019年10月15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36次稱新聞媒體是「人民的敵人」[5]

2012年,前民主黨民意調查專家帕特里克·卡德爾英語Patrick Caddell在保守派監督組織「媒體準確性英語Accuracy in Media」主辦的一次會議上發表演講,稱媒體是「美國人民的敵人」。該術語由極右翼媒體組織「布賴特巴特新聞網」推廣,其主要股東之一是羅伯特·默瑟英語Robert Mercer,他自2013年以來一直僱傭卡德爾作為承包商,也是唐納德·特朗普最大的金主之一[6]。2017年2月,特朗普在參觀位於南卡羅來納州北查爾斯頓波音飛機工廠時與卡德爾會面,數小時後他在Twitter上稱《紐約時報》、NBC新聞ABCCBS和CNN是「假新聞」和「美國人民的敵人」[7]。2月24日,他在保守政治行動會議上表示:「幾天前,我稱假新聞是人民的敵人,它們確實是。它們就是人民的敵人[8][9]。」

2018年6月,在南卡羅來納州的一次集會上,特朗普稱記者是「假新聞製造者」和「人民的敵人」[10][11]。2018年7月15日,特朗普在芬蘭赫爾辛基會見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引發強烈批評。7月19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寫道:「與俄羅斯的峰會非常成功,但真正的人民敵人是假新聞媒體。」[註 3]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在「批評高峰時刻」使用過該句話,在納粹德國蘇聯的政治宣傳英語Propaganda in the Soviet Union中也曾使用過該詞[12]。8月2日,特朗普在Twitter上寫道「假新聞媒體……是美國人民的敵人」後[13][14],聯合國和美洲人權委員會英語Inter-American Commission on Human Rights等多個國際機構批評特朗普攻擊新聞自由[15]。8月16日,美國參議院一致同意通過決議,肯定媒體不是「人民的敵人」,並重申「新聞自由發揮着至關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此象徵性地譴責特朗普[16][17][18]

2019年8月,當記者喬納森·卡爾英語Jonathan Karl問特朗普是否擔心他的支持者會將此解讀為暴力的正當理由時,特朗普回答說:「我希望他們把我的話記在心裡。我認為媒體是人民的敵人[19]。」

2024年3月,特朗普曾支持一項禁止TikTok在美國運營的國會法案,但他後來表示反對禁令,因為這將幫助Facebook,他認為「Facebook和許多媒體一樣,都是人民的敵人」[20][21][22]

Remove ads

不實言論

唐納·川普曾做出過極多的虛假或誤導性發言[23],鑑於此類言論數量之眾多,評論者和事實查核組織已經將他的謊言稱為是在政治中前所未有的[23][24][25]。根據一項研究,特朗普的虛假言論頻率明顯增加,同時在他的任期內,特朗普發言中涉及虛假言論的比率也水漲船高[26]。總體上,新聞機構都不願意給這些發言貼上「謊言」的標籤。[27][28][26]

社交賬號被限制

2020年總統選舉中敗給喬·拜登後,特朗普在拜登就職典禮前的數周內不斷推翻選舉結果英語Attempts to overturn the 2020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29][30]。他的推文在2021年1月6日正式計票英語2021 United States Electoral College vote count期間煽動國會山騷亂發揮了作用[31]。儘管參議院最終在特朗普第二次彈劾期間宣告他無罪,但社交媒體公司迅速將他封禁。其中,FacebookInstagram將他的賬號封禁兩年[32][33][34][35],Twitter永久封禁他的@realDonaldTrump賬號,隨後又封禁了他的競選官方賬號(@TeamTrump)[36][37]。以及代表他發帖的盟友的賬號,例如特朗普競選團隊數字總監加里·科比[38]。Twitter還刪除了特朗普在@POTUS賬號上發布的三條推文[39],並禁止訪問總統賬號,直至喬·拜登就職。據研究分析公司Zignal Labs稱,在特朗普被多個平台封禁的第一周內(1月9日至15日),與選舉相關的錯誤信息下降了73%[40]

Remove ads

驅逐特定媒體人員和機構

2018年11月,CNN記者吉姆·阿科斯塔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一個棘手的問題,並在提出第二個問題之前拒絕交出麥克風,特朗普突然禁止他進入白宮;特朗普在講台上斥責了他[41]CNN隨後提起訴訟(基於正當程序),最終阿科斯塔的採訪權限在當月底前恢復。此後,白宮發布了新聞發布會的行為準則[42]

2019年初,特朗普政府更新了白宮記者證的資格規則,吊銷了大多數白宮記者團成員的證件,並拒絕給予特朗普的批評者豁免[43]

2019年8月,特朗普政府在允許行政上訴後,暫停了《花花公子》作家布萊恩·卡雷姆英語Brian Karem的白宮記者證,原因是卡雷姆在白宮玫瑰園與右翼評論員塞巴斯蒂安·戈爾卡英語Sebastian Gorka發生衝突[44]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的一個小組確認恢復卡雷姆的記者證,理由是缺乏公布的新聞發布會以外活動的行為標準,導致卡雷姆沒有得到正當程序[42]

總統第二任期開始後不久,一些發布特朗普認為不利報道的媒體被拒絕在五角大樓設立辦公空間,但仍被允許進入大樓,包括:CNN、《華盛頓郵報》、《國會山報》、《戰區報》、NBC新聞、《紐約時報》、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和《政客[45]。取而代之的是沒有申請五角大樓辦公空間的媒體,這些媒體幾乎都傾向於保守派,包括:大全新聞、《華盛頓觀察家報》、《The Daily Caller》、《自由新聞》、同一個美國新聞網、《紐約郵報》、布賴特巴特新聞網赫芬頓郵報(傾向於進步派)[45]

2025年2月,特朗普總統在空軍一號宣布無限期禁止美聯社記者參加在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原因是他們繼續使用「墨西哥灣」而非「美國灣」一詞。該決定在美聯社訴布多維奇案中受到質疑[46]

Remove ads

報復性訴訟和聯邦政府行動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美國司法部於2017年阻止AT&T收購時代華納,除非其出售特朗普頻繁攻擊的CNN[47]

特朗普就美國廣播公司在《本周》節目中的採訪起訴該電視台。採訪中,喬治·斯蒂芬諾普洛斯稱特朗普被判犯有「強姦罪」,但E·珍·卡羅爾訴唐納德·特朗普案英語E. Jean Carroll v. Donald J. Trump的技術陪審團裁定特朗普犯有「性虐待罪」。儘管許多律師認為ABC會勝訴,其原因是誹謗公眾人物的法律門檻較高;但在特朗普再次當選總統後,ABC最終達成和解,向特朗普總統圖書館支付15美元和100萬美元的律師費並道歉[48]。特朗普還起訴《得梅因紀事報》的民意調查員,原因是他曾預測特朗普將於2024年11月的選舉中在愛荷華州失利[48]

2025年1月,特朗普第二次上任後不久,新任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布倫丹·卡爾英語Brendan Carr對NPR和PBS的承保信用展開調查[49]。與之相對,特朗普從傾向於保守的福克斯新聞中提名19名現任和前任主持人、記者和評論員到他的第二屆政府工作[50]

2025年2月,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卡爾要求獲得《60分鐘》節目對特朗普對手卡瑪拉·哈里斯進行採訪的完整錄像,特朗普還就此起訴CBS的母公司派拉蒙全球,指控其剪輯存在偏見[51]。卡爾和FCC必須批准天空之舞傳媒對派拉蒙的收購[51]。卡爾還重新提起先前被駁回的針對美國廣播公司和全國廣播公司的投訴,但沒有提起福克斯新聞的投訴,因為福克斯新聞傾向於對特朗普進行有利的報道[51]

2025年5月,特朗普發布第14290號行政命令英語Executive Order 14290,指示公共廣播公司董事會以及所有行政部門和機構停止對NPRPBS的聯邦資助。

2025年7月,特朗普起訴《華爾街日報》及其所有者道瓊斯公司,要求索賠100億美元,原因是一篇報道描述了傑弗里·愛潑斯坦的同夥為2003年的生日相冊收集的信件。報道的焦點是一封信件,信中包含「一個裸體女人的輪廓,看起來像是用粗馬克筆手繪的」的內容,結尾寫着「生日快樂——願每一天都是一個美好的秘密」,特朗普的簽名位於她腰部下方[52][53][54]

2025年9月,特朗普在美國佛羅里達中區聯邦地區法院起訴《紐約時報》,要求賠償150億美元,原因是《紐約時報》涉嫌誹謗彼得·貝克和邁克爾·S·施密特撰寫的三篇文章以及拉斯·比特納和蘇珊娜·克雷格合著的書籍。三篇文章和書籍均在2024年總統選舉前兩個月內出版[55][56]

Remove ads

注釋

  1. 原文:Trump has habitually attacked the news media in rallies, responses to reporters』 questions, and many hundreds of tweets. He has repeatedly called the press "fake news," "the enemy of the people," "dishonest," "corrupt," "low life reporters," "bad people," "human scum" and "some of the worst human beings you’ll ever meet."
  2. 原文:More than 600 of Trump’s tweets targeted specific news organizations, l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CNN, NBC and MSNBC, Fox News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He called the Times, among other slurs, "fake," "phony," "nasty," "disgraced," "dumb," "clueless," "stupid," "sad," "failing," and "dying." He characterized the Post as "fake," "crazy," "dishonest," "phony," and "disgraced."
  3. 原文:The Summit with Russia was a great success, except with the real enemy of the people, the Fake News Media.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