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商品市場 (芝加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商品市场 (芝加哥)map
Remove ads

商品市場Merchandise Mart,常被簡稱為Mart)是美國芝加哥的一座商業建築,位於該市的近北區。在1930年開業時,為世界最大建築,建築面積達4,000,000平方英尺(372,000平方公尺)[1][2]

事实速览 商品市場, 概要 ...

歷史

商品市場大樓的基地原本是芝加哥和西北鐵路的舊客運總站——威爾斯街車站(Wells Street Station)所在的位置。在營運多年後,旅客的數量有所增加,該站的擴充能力不足使得鐵路公司於1911年在芝加哥河的西岸啟用了芝加哥和西北車站,威爾斯街車站隨即則停辦客運,改用作貨運專用車站。

十餘年後,芝加哥河南岸的Wacker Drive英語Wacker Drive雙層道路於1926年正式啟用,雙層道路的週邊開始有了許多新的建設開發。Marshall Field & Co.英語Marshall Field & Co.決定在次年利用芝加哥河北岸的鐵路上方,利用鐵路的空權進行開發計劃。芝加哥此前並沒有空權開發的案例,Marshall Field公司當時的總裁James Simpson身兼芝加哥規劃委員會(Plan Commission)的主席,利用職務之便遊說規劃委員會支持開發計畫。他表示如果能將鐵路場站隱藏在建築底下,芝加哥河邊的市容能大大的提升。[3][4]

商品市場大樓最終耗資超過三千萬美元,在1930年完工及開幕,在五角大廈建成之前榮登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建築物。開幕當時一樓和二樓設有餐廳和零售區,三至六樓為Marshall Field公司的辦公室,其於樓層主要提供給製造商進行批發展售。然而,由於開幕的期間時值經濟大蕭條,Marshall Field公司的批發部門持續虧損,接任總裁詹姆斯·麥肯錫縮減了大樓內大部份的批發業務。到1940年代,大樓內許多空間都租給聯邦政府機構辦公使用。[3]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邦政府機構逐漸撤出,使得大樓的租金收入銳減。約瑟夫·P·甘迺迪後來以約1300萬元逢低收購大樓,收購的價格不到原本建設成本的一半。此後,隨著美國經濟復甦以及甘迺迪家族的經營,商品市場大樓再次吸引許多批發業者租用。大樓的租金為甘迺迪家族帶來可觀的收益,更是家族中重要的收入來源。到1955年,大樓一年的租金收入就超過約瑟夫·P·甘迺迪當初購買的成本。[4]

1970年代,甘迺迪家族利用大樓西側街區的鐵路空權,建造以時裝產業為主的Chicago Apparel Center(現名為350 North Orleans)。1988年,建築師赫爾穆特·賈恩為商品市場大樓和Apparel Center設計了一座封閉式人行陸橋,連接兩棟大樓的二樓,方便參訪者穿越Orleans Street[5]

商品市場於1980年代末委託拜爾·布萊德·貝勒建築事務所英語Beyer Blinder BelleBeyer Blinder Belle)翻新底層公共區域,於1991年完工啟用。一樓和二樓的商場及餐廳區域被重新命名為「Shops at The Mart」。[3][6]

甘迺迪家族利用家族信託基金持有大樓長達五十餘年。隨著家族成員越來越多,信託基金為每位家族成員帶來的收益逐漸變少。在1998年,甘迺迪家族決定出脫商品市場大樓的所有權,以6.25億美金將其出售給紐約的不動產信託基金Vornado Realty Trust。即使大樓的產權易主,甘迺迪家族的成員克里斯·甘迺迪英語Christopher G. KennedyChris Kennedy)仍繼續擔任商品市場資產公司(Merchandise Mart Properties)的總裁至2012年。[4][6][7]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