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喀拉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喀拉丘map
Remove ads

喀拉丘烏茲別克語Qoratepa,意指「黑色的山丘」[1][2])是烏茲別克南部城市帖爾米茲周圍的一處考古遺址[3][4][5],包含數座佛塔與洞窟,其中出土了許多佛像、壁畫等文物。

喀拉丘
Thumb
喀拉丘遺址中的佛塔
Thumb
喀拉丘
喀拉丘
喀拉丘的位置
Thumb
喀拉丘
喀拉丘
喀拉丘 (烏茲別克)

歷史

喀拉丘的建立年代可追溯至公元1世紀,在3世紀與4世紀貴霜王朝時期繁盛,5世紀時陷入衰退,可能是貴霜-薩珊王國英語Kushano-Sasanian Kingdom入侵所致[3]。9世紀與10世紀的伊斯蘭教蘇菲派修士可能曾在此處修道。喀拉丘現位於烏茲別克的軍事管制區中,鄰近阿富汗-烏茲別克邊界英語Afghanistan–Uzbekistan border[6]

1937年蘇聯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的團隊首次對喀拉丘進行考古挖掘[1],1964年至1996年由B. Ya. 斯塔維斯基(B. Ya. Stavisky)領導的考古團隊多次發表喀拉丘建築與藝術的研究報告,1994年起有日本與烏茲別克學者共同組成的團隊參與研究[7]。有學者認為喀拉丘的古稱可能為Khadevakavihara,意為「國王的修道院」,為1世紀的貴霜國王威瑪·塔克圖英語Vima Takto下令建造[7]

Remove ads

遺址

喀拉丘距另一考古遺址法雅茲丘僅有數百公尺距離,遺址由三個土丘組成,包括室外建物與超過25個洞窟[2],佔地約7公頃,屬犍陀羅式建築[3],其中具穹頂的洞穴可能啟發了中國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特別是其中有「海馬窟」之稱的第118窟)[8]

相較法雅茲丘具一主要的大型佛塔,喀拉丘包含數個較小的佛塔,遺址可分為南、西與北三部分,南側有數個洞窟與僧侶的房間(部分房間牆壁的灰泥上有彩繪),西側除洞窟與僧侶房間外還有一座佛塔與一個廣場,北側則有數座佛塔與一個大型廣場,西側與北側的廣場皆有希臘式的列柱環繞[6]

文物

喀拉丘遺址中有許多佛龕,其中置有陶製或金製的佛像[3],有些佛像四周帶有圓形光環,為貴霜時期以後在中亞與東亞出現的佛教藝術元素[3][4]。遺址中也發現了婆羅米文的刻字[9]與波斯神話中女神阿納希塔的圖案[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