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喜帕恰斯環形山
月球撞擊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喜帕恰斯環形山(Hipparchus)是月球正面中央赤道區一座古老的大型撞擊坑,約形成於前酒海紀[1]時期,以希臘天文學家、工程師及地理學家喜帕恰斯之名命名,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1967年月球軌道器5號首次獲得了它高分辨率的照片。
![]() |
描述

該環形山西鄰於爾登隕石坑、西北為列奧米爾隕石坑、西北偏北則是澤利格隕坑;北面坐落着雷蒂庫斯隕石坑、東北有皮克林隕石坑;東面靠近桑德隕石坑、東南偏南是欣德隕石坑;南面臨接哈雷隕石坑、西南是穆勒隕石坑。另外,在環形山內東北部坐落着霍羅克斯隕石坑,西北伸展着奧波爾策月溪和列奧米爾月溪,更遠處則是中央灣[2]。 該環形山中心月面坐標為5.36°S 4.91°E,直徑144公里[3],深約1.1公里[4]。
由於存續時期悠久,該隕坑已經受相當大的損毀,沿隕坑四壁重疊着眾多大小不一的撞擊坑,西側坑壁幾乎已被侵蝕殆盡,二道寬闊的裂谷橫穿其上,隕坑側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690米[1],坑內容積約20900公里³[1]。環形山內底表大部分已被玄武質熔岩淹沒和夷平,但西南部隆起並錯落分布着一些山丘和山脊,中央區有一些小隆起和部分坑壁已被淹沒的衛星坑喜帕恰斯 X。
喜帕恰斯環形山的坡壁在施羅特亮度表中的明暗等級為8½°。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喜帕恰斯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Remove ads
小說
- 在亞瑟·查理斯·克拉克1952年出版的小說《天空列島》(Islands in the Sky)中,喜帕恰斯環形山中架設了向月球軌道上飛船投送燃料的八公里長的發射軌。
- 在法文版丁丁歷險記第17部作品-《月球探險》中,全體船員登陸在喜帕恰斯環形山中[7]。
外部連結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5幅喜帕恰斯環形山的內部照片: 509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09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10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10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