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嗜酸性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嗜酸性粒細胞
Remove ads

嗜酸性粒細胞(英語: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細胞中含有嗜酸性顆粒的一種,其他兩種是中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

事实速览 嗜酸性球, 基本資訊 ...

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有微弱的吞噬能力,但因缺乏溶菌酶,故基本上無殺菌作用。其主要功能有:1、抑制嗜鹼性粒細胞在速發型超敏反應中的作用。當嗜鹼性粒細胞被激活時,釋放催化因子,使嗜酸性粒細胞聚集於該病變局部,進而嗜酸性粒細胞從三方面發揮作用:一是產生和釋放前列腺素E,抑制嗜鹼性粒細胞合成和釋放生物活性物質;二是吞噬嗜鹼性粒細胞排出的顆粒,使其不能發揮作用;三是釋放組胺酶等,破壞嗜鹼性粒細胞所釋放的組胺等活性物質。2、參與對蠕蟲的免疫反應。嗜酸性粒細胞可藉助抗體和補體黏着在蠕蟲上,釋放顆粒內所含酶類,損傷蟲體。因此,超敏反應或某些寄生蟲感染時,常伴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數目的升高。

其吞噬能力不如嗜中性球[來源請求],主要功能是調節過敏反應,和發現寄生蟲感染時就會活性化並攻擊。[1]

正常人體中的嗜酸性粒細胞一般占白細胞總數的0~1%,超過此數則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通常意味着機體功能異常或是疾病

Remove ads

附加圖片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