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是中國大陸在1990年代完成的叢書,收錄的是被《四庫全書》列為「存目」的書籍。所謂「存目」即是在編四庫全書時被列為「止存書名,不收其書」的書,根據乾隆60年浙江杭州刊本《四庫全書總目》所計,列為存目者達6793種,幾乎是《四庫全書》所收錄的3461種的2倍。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5月24日) |
本叢書共收錄4508種存目書籍,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經部收錄734種,分裝220冊;史部收錄1,086種,分裝292冊;子部收錄1,253種,分裝261冊;集部收錄1,435種,分裝426冊;目錄索引1冊;本叢書共1,200冊,版本分為「大陸版」與「大陸外版」。[1]其中,「大陸外版」由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發行[2]。
2001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由齊魯書社出版,將此前未能列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中的書籍收錄,共99冊。
Remove ads
編纂背景
清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雖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叢書,但仍存在諸多缺漏。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00卷中,除收入全文的3,461部(79,309卷)書籍外,另有6,793部(93,551卷)書籍僅「存目」而未收全文,數量約佔當時流傳典籍的一半以上。這些存目書籍或因版本問題,或因內容不符合清廷政治需求和價值取向,或因編纂時間限制而未能收入。這些典籍對於完整理解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文學創作、歷史文獻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清朝中期以來,國家動盪頻仍,文獻典籍大量流失散佚,存目書籍已有三四成失傳。在殘存的文獻中,除少數得到整理刊行外,絕大部分缺乏有效保護,若不搶救及時,不僅無法發揮其學術價值,更可能進一步消失,後果令人擔憂。
在國學大師季羨林教授主持下,匯聚海內外近百位學者專家共同努力編纂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從全球200多家圖書館、博物館以及私人收藏家處蒐集到四庫存目典籍4,508種、6萬餘卷,採用原書影印方式完整保存。這些珍貴文獻中,八成屬於宋元明清初期的善本,三成為世間孤本,在學術研究、史料文獻和版本學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整套叢書依傳統分類,設有目錄索引捲和經史子集四大部類,總計1,200冊,裝幀精美,蔚為壯觀。這項工程堪稱古代文獻保存的偉大壯舉,是研究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Remove ads
編纂過程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的編纂工作由專門成立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負責,匯集了中國古籍整理領域的專家學者。
- 以存目為主:主要收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存目而未收全文的書籍
- 版本優先:優先選用善本、孤本,確保文本質量
- 四部歸類:按照經、史、子、集傳統四部分類法整理
- 完整保存:盡可能保持原書完整面貌
出版情況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大陸版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1995年-1997年
- 經部 1997年3月出版 ISBN 7-5333-0580-9 (定價:66,000圓)
- 史部 1996年8月出版 ISBN 7-5333-0535-3 (定價:87,600圓)
- 子部 1995年9月出版 ISBN 7-5333-0478-0 (定價:78,300圓)
- 集部(含索引目錄1冊) 1997年7月出版 ISBN 7-5333-0615-5 (定價:127,800圓)
- 總冊數:1,200冊
- 開本:16開本
- 裝幀:精裝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大陸外版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總冊數:99冊
- 開本:16開本
- 裝幀:精裝
內容與特色
學術價值
影響與評價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發展,學者們日益認識到《四庫全書》存目書籍的重要價值。例如,這些叢書當中女性史料豐富,實為現今研究中國女性史學者重要的參考資料。[3]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