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會山騷亂被告赦免令

唐纳德·特朗普发布的赦免公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会山骚乱被告赦免令
Remove ads

202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第二次就任的首日,對所有在他第一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發生的國會山騷亂有關的被判罪或等待審判或宣判的近1600人給予全面赦免,其中大多數人獲得完全赦免,而14名誓言守護者驕傲男孩組織成員獲減刑。超過600名暴徒因襲擊或妨礙執法人員而被定罪或認罪,170人因使用致命武器而被定罪或認罪[1]

事实速览 對2021年1月6日在美國國會大廈或附近發生的事件中涉及的某些罪行給予赦免和減刑, 原標題 ...
Remove ads

背景

特朗普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敗給喬·拜登後,一再謊稱選舉中存在大規模舞弊,只有他本人合法贏得選舉。儘管由此引發的大多數訴訟被駁回或被多家法院裁定敗訴[2][3][4],但特朗普仍與其競選團隊合謀在幾個州(拜登均已獲勝)提交文件英語Trump fake electors plot謊稱這些文件是特朗普總統和邁克·彭斯副總統的合法選舉人證書[5]。提交文件後,特朗普競選團隊意圖讓美國參議院議長(不論是參議院議長彭斯還是臨時議長查克·格拉斯利),聲稱自己擁有在2021年1月6日計票期間單方面否決選舉人的權力;主審官將拒絕特朗普競選團隊提交虛假文件的幾個州的所有選舉人票,使特朗普獲得232票,拜登獲得222票,從而推翻選舉結果,使特朗普獲勝[6][7][8]。由於彭斯拒絕遵循競選團隊的提議,原定於1月6日舉行的選舉計劃未能實現[9][10]

2021年1月6日在美國國會大廈拍攝的隨身攝像機視頻

儘管如此,特朗普還是在2021年1月6日敦促他的支持者在國會聯席會議召開之際遊行到國會大廈,計算選舉人票並正式宣布拜登的勝利,最終數百人衝進大樓,中斷了選舉人票的計算[11]

截至2021年底,已有725人被指控犯有聯邦罪行[12][13]。騷亂爆發兩周年時,這一數字上升至1000人[12],到三周年時上升至1200人(其中當時已被判有罪的人士占到四分之三)[14][15],到四周年時上升至1500人[16]司法部記錄了超過140名警察遭到襲擊,國會大廈及其周邊地區的財產損失超過280萬美元。約170名被告被指控使用致命或危險武器攻擊執法人員,包括滅火器和防熊噴霧劑[17]

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特朗普一直將騷亂相關的被告描述為「政治犯」和「人質」[17],並通過淡化暴力事件的嚴重性和傳播陰謀論,宣揚對這一事件歷史的修正主義觀點[18][19]。眾議院共和黨人還散布邊緣陰謀論稱聯邦調查局策劃了此次事件[20]。2022年1月29日,當超過760人受到指控時[12],特朗普在德克薩斯州的一次集會上表示,如果他在2024年再次當選將傾向於赦免暴徒[21]。他在2022年6月的田納西州集會上重申了這一說法[22]。11月,即中期選舉前四天,他表示「現在就把他們都放走!」[23]2023年5月10日,他表示他「傾向於赦免他們中的許多人」,同時又含糊其辭地說「其中有幾個人,可能已經失控了」[24]。2023年9月15日,他在兩天後播出的一次採訪中說「我會看看他們,如果我認為合適,我當然可能會(赦免他們)」[25]

眾議員亞當·希夫曾擔任調查此次襲擊事件的特別委員會成員,並在特朗普首次彈劾審判英語First impeachment trial of Donald Trump期間擔任首席經理。亞當·希夫於2022年2月告訴MSNBC記者,特朗普提出的赦免建議表明他「縱容」暴力行為[26]。同樣是該委員會成員的眾議員皮特·阿圭拉同日告訴CNN記者,他認為特朗普的提議是在篡改證人[27]

2024年12月8日,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將在上任「第一天」赦免暴徒,但他認為屬於「激進、瘋狂」者除外[28]。時任當選副總統JD·萬斯表示,赦免應該給予那些「和平抗議」的人,而不是那些暴力抗議的人[29]。萬斯最初私下主張全面赦免,但認為特朗普出於政治原因不會這樣做,據報道他「100%支持」特朗普赦免所有暴徒的決定[30]。赦免一周後,萬斯告訴《面對國家》節目記者說,他和特朗普都認為這是「對正當自由程序的大規模否定」,赦免是「正確的決定」[31]

Remove ads

總統簽署赦免令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發布了一份題為「就2021年1月6日在美國國會大廈或附近發生的事件相關的某些罪行給予赦免和減刑」的公告。該公告將之前的刑事訴訟歸類為針對美國人民的「嚴重的國家不公」,並將赦免定位為「國家和解進程」的開始[32]。兩位內部消息人士稱,特朗普是在就職典禮前幾天的「最後一刻」決定給予全面赦免[33],一位顧問稱特朗普當時表示「管他呢,把他們都釋放吧」[30]

Thumb
誓言守護者的成員,其中部分成員在美國國會大廈內被確認身份

該公告援引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二款,為參與騷亂事件的個人設立了兩類不同的赦免措施。第一類赦免措施包括對十四名涉案人員按其服刑時間減刑,適用於騷亂中的知名人物,包括誓言守護者領導人斯圖爾特·羅茲英語Stewart Rhodes及其成員凱利·梅格斯英語Kelly Meggs羅伯托·米努塔英語Roberto Minuta驕傲男孩領導人伊桑·諾迪恩英語Ethan Nordean傑里米·貝爾蒂諾英語Jeremy Bertino約瑟夫·比格斯英語Joseph Biggs,以及驕傲男孩成員,第一個衝進國會大廈的暴徒多米尼克·佩佐拉英語Dominic Pezzola。所有這些人士的刑期均減為「截至2025年1月20日」的服刑時間[32][34]。第二類赦免措施包括對所有其他因騷亂被定罪的被告給予「完全、徹底和無條件」的赦免[32]

司法部長被指示立即向所有符合條件的個人頒發赦免證書,並確保所有受赦免影響的在押人員獲得釋放。此外,美國司法部被命令「有偏見地」駁回所有與騷亂行為有關的未決起訴;聯邦監獄局也接到明確命令,要求其執行司法部關於釋放和駁回未決案件的所有指示[32]

2025年5月13日,埃德·馬丁英語Ed Martin (Missouri politician)宣布他將擔任司法部赦免律師[35]。5月22日,美國權利聯盟的彼得·蒂克廷建議馬丁尋求對羅茲、比格斯、諾迪恩、雷爾和佩佐拉以及另外兩名被告丹·威爾遜和埃利亞斯·科斯蒂安斯進行全面赦免,他們皆因無關指控入獄[36]

Remove ads

被赦免或減刑的主要人物

被赦免者

被赦免後任職

  • 賈里德·萊恩·懷斯:曾於2004年至2017年擔任聯邦調查局監督探員,他於2023年5月在俄勒岡州因與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相關的輕罪指控被捕。根據一名聯邦調查局探員的證詞,懷斯目睹暴徒在國會大廈外襲擊警察時,反覆高喊「殺了他們!」。懷斯從參議院翼門進入國會大廈,並在樓內停留了約九分鐘。警方隨身攝像機拍攝到懷斯在國會大廈外斥責警察,並高喊「你們真可恥!我以前是執法人員。你們真噁心。你們是納粹。你們是蓋世太保。你們看不見」。獲得赦免後,他成為司法部赦免律師埃德·馬丁的顧問,後者負責監督調查聯邦調查局的「武器化工作組」[37]

組織者

  • 恩里克·塔里奧驕傲男孩前領導人,因共謀暴亂罪等罪名被判處22年監禁[17]
  • 艾倫·霍斯特特,退休警察局長,於2023年12月因串謀妨礙公務而被判處11年監禁。他駕車前往華盛頓,攜帶斧頭、刀具、電擊棍、胡椒噴霧和其他裝備,供自己和他人使用,並用擴音器煽動暴徒突破警方防線[38][39]

因襲擊警察被判刑的暴徒

  • 大衛·尼古拉斯·鄧普西,因踩踏警察頭部、使用旗杆和其他物體襲擊警察以及向警察的防毒面具噴灑熊噴霧,於2024年8月被判處20年監禁。此前曾因入室盜竊、偷竊和襲擊被判刑[38][40]
  • 彼得·施瓦茨,於2023年5月因使用椅子和胡椒噴霧襲擊警察被判處14年監禁。他在一條短信中誇耀自己「把第一把椅子扔向警察」並「引發了一場騷亂」。此前曾因暴力犯罪被判刑[41][42][38]
  • 丹尼爾·約瑟夫·「DJ」·羅德里格斯,2023年因共謀妨礙司法公正、妨礙司法公正以及使用致命或危險武器襲擊執法人員而被判處12.5年監禁。羅德里格斯曾用電擊槍抵住邁克爾·法諾內的脖子,向後者開槍兩次。法諾內當時被另一名襲擊者拖入人群,面朝下躺在地上。法諾內心臟病發作,並在襲擊中受了其他傷[43][41][38]。視頻片段還顯示,羅德里格斯使用滅火器並用木棍襲擊其他警員[43]
  • 克里斯托弗·約瑟夫·夸格林,驕傲男孩組織成員,於2024年5月被特朗普任命的法官判處12年監禁,罪名是將警官邁克爾·法諾內勒死並摔倒在地,並用金屬自行車架、偷來的警盾和胡椒噴霧襲擊其他警官[38][44]
  • 托馬斯·韋伯斯特,退休警官,因用旗杆襲擊一名警官並將其撲倒,於2022年被判處10年監禁[41][45]
  • 克里斯托弗·約翰·沃雷爾英語Christopher John Worrell,驕傲男孩成員,因使用胡椒噴霧襲擊警察於2024年被判處10年監禁[38]
  • 托馬斯·哈倫·史密斯,於2023年10月被判處9年監禁,罪名包括踢打一名警官的背部並將他打倒在地,以及用他扔向兩名警官的金屬杆擊打頭部等暴力行為[38][46]
  • 阿爾巴開爾克·科斯珀·海德,因將警官法諾內面朝下拖下西露台台階並在下西露台隧道入口處襲擊警察,於2022年10月被判處7年監禁[41][47]
  • 凱爾·J·楊,於2022年9月因將電擊槍交給羅德里格斯並在法諾內試圖自衛時抓住他的手部而被判處7年監禁[41][48]
  • 帕特里克·麥卡格三世,於2023年4月因使用偷來的警察防暴盾牌在下西露台隧道入口處的門框內壓死警官丹尼爾·霍奇斯而被判處7.5年監禁[49][50]
  • 史蒂文·卡普奇奧,因扯掉警官霍奇斯的防毒面具並用自己的警棍擊打他的臉部,於2023年11月被判處7年監禁[51][52]
  • 安德魯·塔克,因使用防熊噴霧和金屬鞭襲擊警察,於2024年6月被判處6.5年監禁。騷亂事件發生時,他因2016年引誘未成年人而被保釋[53]。他的保釋金於2021年9月被撤銷,休斯頓當局正在考慮再次逮捕塔克[54]
Remove ads

因襲擊警察被判有罪並等待宣判的暴徒

  • 愛德華·J·凱利,於2024年11月8日在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被判罪,罪名是從背後撲倒一名執法人員並將其摔倒在地,以及在國會大廈內實施多項財產破壞行為。他的宣判原定於2025年4月7日[55]進行,但於2025年1月20日獲得赦免[56][57]
2022年12月等待審判期間,凱利密謀暗殺了2022年5月逮捕他的執法人員以及搜查他住所的人[58]。2024年11月,他在田納西州聯邦法院被判犯有密謀謀殺聯邦調查局雇員、教唆暴力犯罪和威脅聯邦官員罪,宣判日期定於2025年5月7日[56]。2025年2月初,凱利的律師提出動議,認為國會大廈騷亂的赦免也涵蓋了謀殺陰謀,要求立即釋放凱利[55]。法官駁回了這一論點,2025年7月,凱利被判處終身監禁[59]

因襲擊警察而等待審判的暴徒

  • 丹尼爾·鮑爾:鮑爾曾被指控在下西露台隧道內向警察投擲一個「閃光爆炸」裝置、一根椅子或桌子的木腿以及其他物品,並損壞了一扇百葉窗。作為案件的一部分,調查人員搜查了他在佛羅里達州的住所,發現了槍支和彈藥,由於他之前的兩項重罪定罪,他不能持有這些物品。他因一項聯邦槍支指控而被送達逮捕令,當時他仍在羈押,等待被引渡到佛羅里達州[60][61]。然而,坦帕市的美國檢察官辦公室最初表示,赦免範圍不涵蓋後續指控,最終效仿特朗普執政時期司法部的新模式,提出撤銷起訴的動議,以赦免騷亂之外的其他罪行;鮑爾的案件於2025年2月25日被駁回[62]
  • 愛德華·雅各布·朗:因三項襲擊罪名被拘留並等待審判,其中包括用棒球棒襲擊警察[41][63][64]
  • 安德魯·凱爾·格里格斯比:被拘留後候審,面臨五項重罪指控,包括使用防熊噴霧襲擊警察[65][66]
  • 大衛·保羅·丹尼爾:已承認襲警罪,此後被拘留候審。2023年11月被指控後,聯邦調查局和北卡羅來納州明特希爾的警察在搜查丹尼爾的住所時發現他性侵兩名12歲以下兒童的照片。之後他因製作和持有兒童色情製品的罪名在北卡羅來納州被拘留,但他拒不認罪[65][67]。由於司法部尚未與赦免其他暴徒一樣赦免丹尼爾在收集騷亂證據過程中發現的其他罪行,他已向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西區聯邦地區法院申請撤銷指控[68][69]

因進入禁區並造成財產損失而被捕的暴徒

  • 西奧多·米登多夫:於騷亂期間因用旗杆砸窗戶而候審。2024年5月,他因對一名7歲兒童實施「性侵行為」,在伊利諾伊州被判處19年監禁[65]

因進入禁區被判刑的暴徒

  • 馬修·赫特爾:因闖入國會大廈及多個辦公室於2023年11月被判處六個月監禁和一年監外看管。赫特爾此前有犯罪記錄,其中包括因毆打其3歲兒子致傷而被判處兩年半監禁[65]。2025年1月26日,赫特爾在一次交通攔截中因持有槍支拒捕而被槍殺[65][70]
  • 艾米麗·埃爾南德斯:於2022年認罪並被判處30天聯邦監禁。她在騷亂期間曾被人記錄到手持南希·佩洛西破碎的銘牌。赦免九天後,她因在2022年1月5日的車禍中撞死一名女子並致其丈夫受傷,而被判處10年監禁。當時埃爾南德斯酒駕,在密蘇里州44號州際公路上逆向行駛,迎面撞上了一輛迎面駛來的車輛[71][72]

被減刑者

以下14人經特朗普簽署的公告獲得減刑。儘管他們的犯罪記錄中仍保留定罪記錄,但由於刑期被減為「已服刑時間」,他們有資格立即獲釋。

  • 凱利·梅格斯英語Kelly Meggs,誓言守護者成員
  • 肯尼斯·哈里森
  • 托馬斯·考德威爾(2025年3月20日獲赦)[73]
  • 傑西卡·瑪麗·沃特金斯英語Jessica Marie Watkins
  • 羅伯托·米努塔英語Roberto Minuta,誓言守護者成員
  • 愛德華·瓦列霍
  • 大衛·莫舍爾
  • 約瑟夫·哈克特
  • 扎卡里·雷爾
  • 多米尼克·佩佐拉英語Dominic Pezzola,驕傲男孩成員

組織者

  • 伊桑·諾迪恩英語Ethan Nordean,驕傲男孩組織領導人
  • 傑里米·貝爾蒂諾英語Jeremy Bertino,驕傲男孩組織前領導人
  • 約瑟夫·比格斯英語Joe Biggs,驕傲男孩組織前組織者
  • 斯圖爾特·羅茲英語Stewart Rhodes,誓言守護者組織領導人,因煽動陰謀罪被判處18年監禁[38][74][75]

分析

反恐研究人員認為,特朗普的赦免之舉會鼓勵未來的政治暴力[76]。特朗普隨後表示,「驕傲男孩」和「誓言守護者」可能會在政治對話中占有一席之地[77]

司法部雇員和法律學者稱,這些赦免是史無前例且危險的赦免權使用,是對聯邦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以及美國司法系統的嘲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司法部高級官員稱赦免是為政治暴力開綠燈,並表示騷亂中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他們堅稱赦免是一場個人報復運動[78]

羅納德·里根任命的美國地區法官羅伊斯·蘭伯斯英語Royce Lamberth在2025年1月25日審理的一起案件時表示,在他任職期間,他從未記得過「如此毫無根據的犯罪行為辯護」[79][80]。前聯邦檢察官、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教授蘭德爾·埃利亞森稱,這些赦免是特朗普濫用權力,這表明如果他們代表特朗普犯罪,將無需承擔責任。耶魯大學法學院法律和政治學教授布魯斯·阿克曼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稱這一行動是「一位總統赦免其盟友參與暴力政變的行為」[78]

許多獲赦免的暴徒曾因強姦、兒童性剝削、家庭暴力過失殺人販毒和其他罪行被定罪或面臨未決指控[81][82]。司法部提出,儘管有些不一致[62],但特朗普的赦免範圍可能會擴大到涉及武器或在與騷亂相關的搜查中發現的其他犯罪案件[83]

反應

公共廣播公司/馬里斯特民意調查英語Marist Poll在赦免令頒布前一個月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89%的民主黨人、62%的獨立人士和30%的共和黨人不贊成赦免[84]路透社/益普索在特朗普赦免令頒布前不久和期間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58%的人認為特朗普不應該赦免所有參與騷亂的人[85]。一個月後的2月下旬,83%的人反對赦免暴力參與者.[86]加圖研究所[87]南方貧困法律中心[88]等不同組織也對赦免令表示譴責。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道稱,一些特朗普的選民對這一全面赦免表示不滿,但「特朗普最堅定的支持者卻拒絕相信總統的其他支持者那天也使用了暴力」,並引用了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陰謀論[84]

特朗普

特朗普發布赦免令後,當記者問他是否同意「襲警絕對不可接受」時,他給予了肯定的回答。當被問及他是否同意「襲警絕對不可接受」的觀點,以及他是否曾赦免過「用電擊槍捅華盛頓特區警察脖子」的人(此次襲擊針對的是邁克爾·法諾內英語Michael Fanone警官)時,特朗普回答說「嗯,我不知道。這是赦免嗎?我們正在考慮減刑。我們正在考慮赦免」。當記者確認此人已被赦免後,特朗普補充道:「好的,我們會仔細考慮所有情況」。他繼續說了一分鐘,並補充道:「這些人已經服刑很長一段時間了,我決定給予赦免」[89][90]

檢察官

2025年6月初,CBS報道稱,聯邦高級檢察官格雷格·羅森已從司法部辭職。在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羅森曾領導國會大廈圍攻小組,後被特朗普解散。羅森告訴CBS記者說:「(赦免)傳遞的信息是,在現代民主社會中,為了政治目標而使用政治暴力是可以接受的。在我看來,這對於一個憲政共和國來說是極其惡劣的」[註 1][91]

2025年6月27日,司法部解僱了兩名負責監督騷亂相關案件起訴的監督律師和一名負責起訴該案件的專職律師[92]

被赦免人士

驕傲男孩」組織者喬·比格斯英語Joe Biggs的辯護律師諾姆·帕蒂斯英語Norm Pattis稱此次赦免「太棒了」,並表示很感激比格斯的刑期能縮短13至14年[93]。2025年6月6日,比格斯、諾迪恩、雷爾和佩佐拉(均已獲減刑)以及塔里奧(已獲赦免)起訴聯邦政府,要求聯邦政府賠償1億美元,因為他們聲稱拜登政府「嚴重且系統性地濫用司法制度和美國憲法,懲罰和壓迫特朗普總統的政治盟友」[94]

傑克·安吉利被赦免後的第一反應是發帖稱自己要買槍[95]。斯圖爾特·羅茲告訴記者,他1月6日的行為是正當的,並呼籲起訴在審判中對他作證的國會警察以及參與其案件的司法部律師[96]。恩里克·塔里奧和斯圖爾特·羅茲聲稱希望特朗普為他們尋求報復[97]。1月22日,斯圖爾特·羅茲出現在國會山,發表演講為自己的行為辯護[98]

帕梅拉·亨普希爾英語Pamela Hemphill反對赦免,稱「那天我們錯了,我們觸犯了法律,不應該有赦免」,並表示接受赦免將「助長他們的操縱和虛假敘述」,試圖「改寫歷史」。司法部表示赦免並沒有被用作對付特朗普支持者的武器[99][100]。亨普希爾於2025年正式拒絕對她的赦免,此後一直在公開反對圍繞2020年選舉和騷亂事件的虛假信息[101]

傑森·里德爾也反對赦免,他在1月份接受ABC新聞採訪時表示「我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內疚,並接受其後果。正是因為這些後果,我現在才擁有幸福而充實的生活」[註 2]。他還表達了對特朗普的不滿,稱:「我不需要糾結於一個自戀的惡霸才能讓自己感覺好一些。特朗普可以把他的赦免令塞進他的屁股里」[註 3][102]。為了幫助他正式拒絕赦免,參議員瑪吉·哈桑的辦公室聯繫了聯邦赦免辦公室[103]

社交媒體上被稱為「J6祈禱奶奶」(J6 Praying Grandma)的麗貝卡·拉夫倫茲也拒絕赦免,並表示她計劃上訴,洗清自己的犯罪記錄。拉夫倫茲被判四項輕罪,並被判處一年緩刑,其中包括六個月的軟禁,同時還被勒令支付10.3萬美元的罰金[104]

家屬

多名被定罪被告的親友在華盛頓特區監獄英語D.C. Jail外慶祝這一消息[105]

傑克遜·雷菲特在國會大廈遇襲前幾天舉報了他的父親蓋伊·雷菲特英語Guy Reffitt。他說,國會大廈遇襲後,他的父親警告他不要舉報,因為「叛徒會被槍斃」。傑克遜後來在法庭上作證指控他,蓋伊被判處七年以上監禁。2025年1月22日,傑克遜告訴MSNBC,他收到了死亡威脅,擔心被赦免的父親會對他做什麼[106]

警方

華盛頓特區都會警察局警官丹尼爾·霍奇斯英語Daniel Hodges (police officer)在襲擊中多次遭到暴徒的襲擊和踩踏。他在Twitter賬戶上以一條詼諧的帖子「感謝美國」回應赦免[107][93]。前華盛頓特區都會警察局警官邁克爾·法諾內英語Michael Fanone在暴亂中遭到毆打和電擊直至昏迷。在接受CNN採訪時,有人問他會對誓言守護者創始人斯圖爾特·羅茲英語Stewart Rhodes說什麼。法諾內回答說「去你媽的,你是個騙子」[108]

國會警察中士阿奎利諾·戈內爾英語Aquilino Gonell稱赦免是「可悲的」不公正,免除了那些「對我們國家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的暴徒的責任[109][110]。前國會警察哈里·鄧恩英語Harry Dunn稱,赦免是「1月6日在我們國家留下的污點的延續」,並表示他對特朗普兌現對那些被他煽動襲擊國會大廈及其保衛者的人的承諾並不感到驚訝[111]

美國警察兄弟會英語Fraternal Order of Police是美國最大的警察工會,在過去三次選舉中都支持特朗普,該工會與國際警察首長總會一起譴責此次大規模赦免[112]。在2025年1月22日的一份聯合聲明[113]中,兩組織表示赦免「被判犯有殺害或襲擊執法人員罪的個人……發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即襲擊執法人員的後果並不嚴重」[114]

民主黨

赦免令頒布當天,在騷亂事件中擔任眾議院議長的南希·佩洛西表示該聲明「可恥」,是對參與襲擊和在襲擊中受傷的警察以及國家司法系統的「極大侮辱」[93]。加州民主黨參議員亞當·希夫稱該赦免令「淫穢」[115]。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譴責赦免令,並評論說特朗普正在帶領美國走向叛亂罪犯的「黃金時代」[93]

1月27日,參議員帕蒂·默里提出一項象徵性決議,譴責特朗普赦免暴徒。該決議由所有參議院民主黨人共同發起,無一位共和黨人參與[116]

共和黨

一些共和黨領導人,包括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湯姆·蒂利斯詹姆斯·蘭克福德麗莎·穆爾科斯基比爾·卡西迪蘇珊·柯林斯,也對大規模赦免表示不同意[117][118][119]

然而,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贊成赦免,暗示對國會大廈的襲擊是和平的:「我認為一直以來都明確的是,和平抗議和參與其中的人永遠不應該受到懲罰」[120]

眾議員勞倫·博伯特對獲赦免的人們表示讚賞:「我希望親眼見證他們的獲釋,而且你知道,我將是國會中第一個帶他們參觀國會大廈的議員」[121]

涉嫌其他犯罪與事件的被告

騷亂事件的多名被告在被赦免前後還涉及其他罪行[122],包括兇殺入屋犯法偷竊纏擾兒童色情性侵未成年人以及酒後駕駛

  • 扎卡里·喬丹·阿拉姆,33歲,來自弗吉尼亞州森特維爾英語Centreville, Virginia,於2025年5月9日因涉嫌入室盜竊而被捕[123][124]。2024年11月7日,阿拉姆因在國會大廈襲擊事件中的行為被判處八年監禁,被控八項重罪和三項輕罪。襲擊期間,他砸碎了阿什利·巴比特試圖爬過的玻璃門[125][註 4]
  • 丹尼爾·鮑爾,38歲,來自佛羅里達州霍莫薩薩,在獲赦免一天後再次被捕。鮑爾曾於2017年6月因家庭暴力毆打他人(包括勒頸)被判罪,並於2021年10月因暴力毆打和拒捕被判罪。2023年5月,鮑爾因與國會大廈襲擊事件相關的重罪指控被捕,當時他投擲了一個爆炸裝置[127]。作為一名重罪犯,鮑爾還面臨非法持有槍支彈藥的額外武器指控[128][129][130][131]
  • 布萊恩·貝坦庫爾·巴蒂斯蒂,26歲,來自馬里蘭州銀泉市,於2024年9月在哥倫比亞特區高等法院承認兩項藐視反跟蹤令的罪名,罪名是針對一名哥倫比亞特區活動人士。他每項罪名被判處六個月監禁,除30天外其餘時間均可緩刑,共判處60天;他還必須接受兩年的監督緩刑。巴蒂斯蒂此前曾因一項與國會大廈襲擊事件有關的進入和逗留在限制區域內的輕罪指控而服刑四個月。襲擊期間,他幫助伊莎貝拉·德盧卡分發了一張桌子,後來桌子被打碎並用於襲擊警察。騷亂發生時,巴蒂斯蒂正在接受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一起四級入室盜竊案的GPS監控;騷亂發生後,他被判處18個月緩刑。起訴書稱,巴蒂斯蒂自稱是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渴望成為一名「獨狼殺手」。他曾公開支持夏洛茨維爾汽車襲擊事件的肇事者,並表示渴望用汽車碾壓他人並在教堂殺人[132]
  • 傑里米·布朗,來自佛羅里達州坦帕市,因持有武器罪於2023年4月被判處七年零三個月監禁。2021年,聯邦特工在搜查布朗位於佛羅里達州的住所時,發現了被盜的手榴彈、一支未註冊的步槍和一份被盜的機密文件。2025年2月,司法部得出結論,布朗的赦免也適用於他的武器罪名[133][134]
  • 凱爾·特拉維斯·科爾頓,36歲,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柑橘高地,2024年2月被聯邦大陪審團起訴,罪名是在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期間收受兒童色情製品。在國會山騷亂期間,科爾頓抓起暴徒用來襲擊大都會警察局警官的旗杆,然後將其還給暴徒,暴徒隨後逃入騷亂人群中[135]。一旦兒童色情罪名成立,科爾頓將面臨20年監禁和25萬美元罰款[136][137][138]。審判期間,科爾頓辯稱,赦免範圍應擴大到兒童色情罪名,因為製品是在對他參與騷亂的調查中通過搜查發現的,但未能成功[139]。2025年7月15日,科爾頓被判一項收受兒童色情製品罪名成立,法院定於2025年10月27日宣判[140]
  • 大衛·保羅·丹尼爾,37歲,於2024年10月被聯邦起訴,罪名包括製作和持有兒童色情製品。丹尼爾還涉嫌在2015年至2019年期間性侵一名未成年人,強迫她與他一起洗澡,並拍攝她的裸照。另有人指控丹尼爾犯有類似罪行[141]
  • 艾米麗·埃爾南德斯,22歲,來自密蘇里州沙利文,於2022年1月在密蘇里州富蘭克林縣44號州際公路酒後逆向行駛時,撞死了32歲的維多利亞·威爾遜,並致其丈夫受傷。埃爾南德斯因參與國會大廈騷亂在聯邦監獄服刑30天。騷亂期間,有人拍到她手持時任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破碎的名牌。2025年1月29日,埃爾南德斯因威爾遜之死被判處10年監禁[142][143]
  • 布倫特·約翰·霍爾德里奇,59歲,來自加利福尼亞州阿克塔,於2025年5月因盜竊價值數萬美元的工業銅線而被捕,罪名是入室盜竊和重大盜竊[144]
  • 馬修·赫特爾,42歲,來自印第安納州霍巴特市,於2025年1月26日在倫斯勒市的一次交通攔截中被槍殺身亡,當時距離他獲赦免還不到一周。赫特爾因慣犯交通違規被捕後,跑到自己的車輛駕駛座上掏出一把槍,聲稱要開槍自殺。參與槍擊事件的賈斯珀縣副警長後來被宣告無罪[145]。赫特爾去世時,至少有13項刑事定罪以及違規駕駛記錄,包括2005年的醉酒駕駛定罪;他最近的一次案件於2022年5月開庭審理。2010年,赫特爾對印第安納州萊克縣的一起毆打案供認不諱,承認打了兒子的屁股「太用力了,以至於孩子屁股上到處都是瘀傷」。他被判處兩年半監禁,並於2013年5月12日獲釋[146]。2023年8月,赫特爾就國會山騷亂接受認罪協議,並承認一項輕罪。2023年11月,他被判處六個月聯邦監禁,隨後接受12個月的監督釋放。赫特爾於2024年7月獲釋[147]
  • 達里爾·約翰遜,52歲,來自愛荷華州聖安斯格,2023年1月因涉嫌使用手機偷拍女性在其父親的沙龍中曬黑的場景而被捕,並被指控一項侵犯隱私權的輕罪[148]。約翰遜認罪並被判處六個月監禁,還需支付近4000美元的罰款,並登記為性罪犯[149]。約翰遜和兒子丹尼爾都因在騷亂中的行為而承認了擾亂社會秩序的重罪指控[150]
  • 愛德華·凱利,35歲,來自田納西州瑪麗維爾英語Maryville, Tennessee,於2024年11月因密謀謀殺聯邦雇員、教唆實施暴力犯罪以及以威脅方式影響聯邦官員等罪名被判處終身監禁。當月早些時候,凱利已被判犯有三項重罪:擾亂社會秩序、破壞政府財產和襲擊執法人員[151][152]
  • 安德魯·昆汀·塔克,36歲,來自德克薩斯州休斯頓。他被控在2016年一起事件中向一名假扮成15歲女孩的臥底執法人員發送色情信息,並因此被控網絡誘騙未成年人。在國會大廈襲擊事件中,塔克使用防熊噴霧和金屬鞭襲擊警察。他因向一名在網上約會應用上認識的女子吹噓此事而被捕。塔克於2023年認罪,並於2024年6月被判處六年監禁[153][154]
  • 泰勒·塔蘭托,39歲,來自華盛頓州帕斯科,於2025年5月20日被判罪,罪名包括無證非法攜帶兩支槍支、非法持有彈藥以及散布虛假信息和惡作劇。上述罪名都與2023年的一段直播視頻有關,他在視頻中聲稱自己正在執行一項「單程任務」,即炸毀位於馬里蘭州蓋瑟斯堡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155]
  • 大衛·沃爾斯-考夫曼,69歲,於2025年6月被勒令向艾琳·史密斯支付38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金和6萬美元的補償性賠償金,原因是艾琳·史密斯在國會大廈襲擊期間毆打了她的丈夫傑弗里·L·史密斯[156]
  • 丹尼爾·埃德溫·威爾遜,49歲,因涉嫌持有槍支罪名被錯誤釋放,被勒令返回監獄服完剩餘的五年刑期。2022年6月,執法部門執行聯邦搜查令,從威爾遜家中繳獲了六支槍支,而威爾遜作為一名重罪犯,被禁止持有這些槍支[157]
  • 肖恩·傑森·伍茲,又名肖恩·卡斯爾曼,44歲,來自伊利諾伊州奧本。2022年11月,他在伊利諾伊州斯科基市55號州際公路逆行,撞死35歲的勞倫·韋格納,並致另外兩人受傷[158]。經檢測,伍茲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法定限值的兩倍[159]。伍茲是第500名因國會大廈襲擊事件被捕的人,也是第一個被控襲擊媒體人員的人[160]。在騷亂中,伍茲毆打了一名體重比他重100多磅的國會女警察,還毆打了一名路透社攝影師[161]。2023年10月4日,伍茲因其在國會大廈襲擊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判處54個月監禁和36個月的監外執行[162]。2025年4月30日,伍茲在韋格納的死中被判一級謀殺罪名不成立,但他被判酒後駕駛和魯莽殺人罪名成立[159]。2025年8月19日,伍茲因殺害韋格納被判處17年監禁[163]
  • 卡羅琳·雷恩,共和黨籌款人,在國會山騷亂當天參與組織了特朗普的「拯救美國」集會。但她並未出席2025年7月9日的線上聽證會。美國地區法官唐納德·米德布魯克斯裁定她藐視法庭,並命令她每天支付2000美元,直至她回應傳票為止。美國國會警察曾在2024年初向她發出傳票,要求她提供起訴特朗普所需的信息[164]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