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六十一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一軍,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在1937年至1949年間的一個軍。[1]

歷史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晉綏軍第101師為基礎擴編組建第六十一軍。[2]隸屬傅作義第7集團軍。軍長李服膺,副軍長賈學明,軍參謀長劉金聲。下轄

  • 第101師,師長李俊功
    • 201旅旅長王丕榮:401團團長劉墉之、402團
    • 213旅旅長楊維垣:425團(李在溪)、426團(高朝棟
  • 第200旅,旅長劉𩡝馥。第399團團長張敬俊;第400團團長李生潤(李德庵);第414團團長白汝庸
  • 獨立第7旅 旅長馬延守

晉北戰役中,1937年8月底, 關東軍混成第2旅在偽蒙軍配合下由張家口沿平綏線西進。9月2日先頭部隊進抵天鎮城東一帶。閻錫山為迎擊沿平綏線西進之敵, 擬在大同以東的聚樂堡地區組織大同會戰。令61軍在天鎮陽高布防阻止西進之敵。9月5日日軍向天鎮守軍李服膺部猛攻。61軍200旅400團李生潤部作戰不力,失守盤山陣地。[3]7日,日軍越過天鎮縣城西進。9日日軍占陽高縣城。9月11日占天鎮縣城。61軍的潰退, 危及全線, 使平綏線正面失去防禦力量。為追究天鎮失守責任,閻錫山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批准,在太和嶺口長官部前進指揮所扣捕李服膺隨即槍斃。61軍所轄部隊第101師、獨200旅劃歸第三十四軍。另說第101師改隸第三十五軍,第200旅改隸騎兵第一軍。1937年9月15日預備第一軍改稱第61軍,陳長捷為軍長,黃士桐任副軍長,李銘鼎為參謀長,下編第72師和新編獨4旅。[4]

後來,第61軍下轄:

  • 第69師呂瑞英
  • 第72師梁春溥
  • 第208旅高璽波

1939年7月1日,陳長捷升任第6集團軍總司令,呂瑞英繼任軍長。1940年第208旅改稱暫編第48師。1941年11月25日呂瑞英升任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後,集團軍副總司令梁培璜改任該軍軍長,郝士文任副軍長。下轄

  • 第69師高璽波
  • 第72師許鴻林
  • 暫編第48師婁福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暫編第48師被裁減,第八十三軍第66師改隸該軍。轄

  • 第66師,師長李佩膺
  • 第69師,師長趙向智上黨戰役被殲滅。
  • 第72師 師長王熙明

1946年1月,王靖國以集團軍總司令兼軍長,下轄:

  • 第66師,婁福生任師長;
  • 第69師,周建祉任師長;
  • 第72師,艾子謙任師長。

1946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太岳縱隊和太岳軍區發動了同蒲路戰役(即洪趙戰役)。第六十一軍軍部率第66師守臨汾;張從龍保安團1000餘人守洪洞;暫編第39師大部及地方團隊共3000餘人守備趙城;第69師等部2000餘人及暫編第44師第三團和保安十四團守備霍縣;保安第16團1000餘人守備靈石第三十四軍守備平遙介休及其以北點線。胡宗南部在聞(喜)夏(縣)戰役後收縮於聞喜安邑地區防禦。[5]趙城告急時,8月13日周建祉率第69師帶山炮4門從霍縣南下支援,第207團在陶唐峪鄉偏牆村被太岳24旅72團、新7團突襲殲滅,斃傷團長石理全以下官兵300餘人,俘副團長蔡維國以下569人,繳獲山炮4門,重迫擊炮一門,輕迫擊炮3門,重機槍9挺,小炮20餘門,擲彈筒20餘個。[6]趙城在城破後,賈宣宗逃出到太原後被閻錫山判處10年徒刑。[7]

1947年1月汾孝戰役等,第69師被人民解放軍殲滅大部。

1947年1月趙恭任軍長。1948年3月至6月在臨汾戰役晉中戰役中,第66師、第72師先後被人民解放軍全殲。戰後重建第66師、第72師,由李樹榮陳振東分別任師長。1949年4月,在太原戰役中被全殲,副軍長婁福生及各師師長被俘。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