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
Remove ads

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Unions, ICFTU),簡稱「國際自由工聯」,因為甫成立的世界工會聯合會中,與一眾社會主義國家意見不合,1949年從中退出並成立新組織,開始是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國際性工會組織。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並在日內瓦紐約華盛頓設有長駐機構。國際自由工聯相對有着充足的財政與制度資源。[1]

事实速览 成立時間, 撤銷 ...

2006年停止運作,並國際自由工聯與世界勞工聯合會(前身是1920年成立的國際天主教工會聯合會)合併為最大的國際工會聯合會至今。

Remove ads

歷史

由於冷戰開始以及意識形態的巨大差異,西方國家的工會從世界工會聯合會分裂出來,於1949年12月7日成立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發起者包括美國產業工會聯合會英國職工大會法國工人力量總工會英語Confédération Française Démocratique du Travail意大利天主教工人聯合會英語Italian Confederation of Workers' Trade Unions西班牙勞動者總工會。成立時在53個國家有4800萬會員。

近況

國際自由工聯在歐美以外另設3個地區性組織: 美洲區域工人組織,總部在加拉加斯;亞洲和太平洋區域工人組織,總部在新加坡;非洲區域工人組織,總部在內羅畢;南太平洋和大洋洲工會理事會。

此外,與歐洲工會聯合會英語European Trade Union Confederation全球工會聯盟保持密切關係。

國際自由工聯每年6月出版《侵犯工會權利年度調查》(Annual Survey of Violations of Trade Union Rights)[2]

國際自由工聯關注的核心勞動標準(core labour standards)包括:結社自由、廢止童工與強迫勞動、去除勞動場所的歧視、捍衛人類自由、促進所有人的機會均等、去除任何形式的基於種族、宗教、性別、出身的歧視與鎮壓,反對並鬥爭任何形式的極權主義與攻擊(oppose and combat totalitarianism and aggression in any form)。

Remove ads

歷任秘書長

參見

參考文獻

進一步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