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民協同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民協同黨(日語:国民協同党こくみんきょうどうとう)是日本曾經存在的一個政黨。

事实速览 國民協同黨, ja名稱 ...

政黨歷史

創立

該黨由中間派的協同民主黨和國民黨以及無所屬俱樂部一部份組成。其政綱主張以合作社法團主義)作為通往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第三條道路。其政綱還包括議會主義和人道主義,政策大綱包括消除中央集權和實施農漁村的現代化,但該黨整體上強烈傾向於保守主義。最初,其幹事包括常任委員長岡田勢一、書記長三木武夫和政策調查會長船田享二。

在建黨初期舉行的眾議院和參議院選舉中,該黨主張「既不支持階級鬥爭,也不支持維持現狀,而是尊重彼此個性和立場、相互合作的中立立場」。然而,由於該黨成立僅一個月,準備不足,且其中立立場被視為「一隻腳踩在社會黨,另一隻腳踩在自由黨和民主黨」,導致該黨未能站穩腳跟,在1947年4月20日舉行的首屆參議院定期選舉中僅獲得10席 ,在1947年4月25日舉行的第23屆眾議院選舉中僅獲得31席,成為兩院第四大黨。

但是,在選後政局中,國民協同黨掌握着關鍵票。在眾議院左翼日本社會黨、保守的日本自由黨和民主黨(執政派)三大黨派勢均力敵,均獲得將近30%的席位。此外,在參議院,三大黨派勢均力敵,無黨派人士占據了半數席位。選舉結束後,三木與社會黨幹事長西尾末廣進行了會談,在5月7日舉行的參眾兩院全體會議上,三木和西尾達成了會談報告,報告指出,為克服國家危機、解決政局,最好由社會黨、自由黨、民主黨和國民協同黨組成四黨聯合政府,並且領導人應來自第一大黨社會黨。四黨曾進行聯合執政談判,但自由黨因無法接受旨在振興生產的管制經濟政策而退出。5月30日,由社會黨、民主黨和國民協同黨組成的三黨聯合內閣片山內閣成立。內閣職位最初設想為根據議席數獲得1個大臣職位,外加1個法務局長職位,但在三木堅持不懈的談判下,國民協同黨最終獲得2個大臣職位,眾議院議長笹森順造也以國務大臣的身份加入內閣。

在6月30日舉行的第二次黨大會上,三木當選為中央委員長,岡田當選為書記長。在會上,三木表達了向國民闡明社團主義方針、尋求理解的決心。此外,作為主席,三木在自己的辦公室內設立了社團主義協會辦公室,並於7月5日參加了社團主義協會的第一次會議。

同年秋天,聯合政府成立約半年後,三黨之間、社會黨和民主黨內部的矛盾日益凸顯。尤其在社會黨內部,左右翼矛盾加劇,即使在右翼內部,西尾與農林水產大臣平野力三之間的對立也日益加深。11月,幣原喜重郎等民主黨議員因《臨時煤礦管制法》的通過而退黨。

9月至10月,民主黨黨首蘆田主張與國民協同黨合併。三木反對合併,認為合併將使國民協同黨併入民主黨。但由於社會黨內矛盾激化,幣原派退出民主黨,執政聯盟內部混亂,國民協同黨、日本農民黨以及社會黨平野派的部分成員發起新黨派運動。三木認為,如果繼續袖手旁觀,國民協同黨將無法維持下去,於是招募長期倡導合作民主主義的矢部貞治作為自己的智囊,矢部貞治是秋田大助、赤澤正道的導師,併集合國民協同黨、日本農民黨等政黨的志願者,成立了新黨,即新政治協議會。1948年1月3日,他發起反攻,提出與蘆田合併。

三木和矢部非常重視與社會黨的關係。當時,蘆田主張社會團結和修正資本主義,對與社會黨合作持開放態度。主張合作民主主義的蘆田與三木接觸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團結中間派力量並非易事。2月10日,片山內閣總辭後,民主黨內部圍繞繼任政府的組成發生爭執,齋藤隆夫等人主張和社會黨脫鉤,與自由黨組成聯合政府。另一方面,國民協同黨和新政治協議會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平野等全國農民組合派系成員加入新政治協議會,實質上接管了該組織,並組建了以三木為首的新黨。即使在國民協同黨內部,早川崇等人也紛紛退出國民協同黨、入黨。三木中止了新政會的活動,最終以支持自由黨吉田茂出任首相的全農派與支持蘆田出任首相的國民協同黨分道揚鑣而得到解決。

片山內閣垮台後,三木一度猶豫不決是支持社會黨和民主黨聯合還是自由黨和民主黨的聯合內閣。由於早川等人退黨,他被迫優先維護國民協同黨,無力專注於維持社會黨、民主黨、國民協同黨的聯盟架構。最終,在2月14日的議員會議上,黨內統一支持民主黨,社會黨左翼也同意蘆田出任首相。處境艱難的三黨聯合得以維持,這得力於將自由黨視為右翼保守派的GHQ民政局的支持。由於齋藤等人退黨,蘆田在眾議院被提名為首相,而吉田則被參議院提名為首相。由於眾議院的投票在首相提名中具有優先權,蘆田被任命為首相,三黨聯盟框架得以維持。 為了專注於黨內事務,三木拒絕入閣,而是要求農林水產大臣一職以鞏固其農村基礎。然而,他最終認為維持執政聯盟比什麼都重要,於是放棄了農林水產大臣一職,岡田出任運輸大臣,船田享二出任行政調查局局長。

但政府上台後不久,自由黨就接納民主黨脫黨黨員,成立了民主自由黨,並迅速成為眾議院第一大黨。此外,就任副首相的西尾隱瞞政治獻金,以及因預算修改問題要求社會黨下台的呼聲,政府內部也陷入混亂。三木與蘆田、西尾協商後,於7月5日公布了中央政治聯盟的構想。該聯盟旨在實現排除極右翼極左翼以達到中間派政治,以民主黨和國民協同黨為中心,聯合政治力量,吸納社會黨右翼和部分民主自由黨成員。面臨危機,他們再次尋求聯合中間派力量。然而,由於國民協同黨內部分裂,三木的計劃難以實現。8月中旬,三木告知蘆田他無法與民主黨合併。昭和電工事件隨後導致蘆田內閣於10月7日總辭。

繼任首相候選人屬於剩下的三個政黨:國民協同黨的三木和民主自由黨的吉田。10月9日,盟軍最高統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會見了三木,並邀請他出任首相。然而,當時社會黨和民主黨都陷入混亂,三黨架構能否持久也難以保證。最終,三木以憲政慣例為由拒絕了這一提議,第二次吉田內閣就此成立。

Remove ads

權力的喪失和黨派權力的衰落、解散

1949年1月23日,第24屆眾議院選舉中,對三黨聯合政府混亂局面忍無可忍的選民將選票集中投給了民主自由黨,該黨獨自獲得了半數以上席位。國民協同黨僅獲得14席,跌至第五位,被依靠吸引左翼不滿選民而突飛猛進的日本共產黨所取代。選舉結束後,民主黨內部尋求與民主自由黨合作的聯合派與以蘆田為首的在野派之間的矛盾加劇。在此情況下,苫米地義三向三木請求,如果民主黨分裂,他能否提供幫助,三木答應了。2月18日,蘆田告訴三木,一旦犬養健領導的聯合派與在野派明確分野,他願意與國民協同黨合併,但與社會黨結盟為時過早。三木敦促蘆田將其政策轉向社會黨右翼。6月,西村榮一告訴蘆田,中間派政治復興毫無希望,他不願討論與國民協同黨的合併。大約在這個時候,蘆田也開始意識到在與同盟國的和平條約中保持日本中立的困難,並開始強烈感受到反共運動的必要性。

在民主黨與國民協同黨合併取得進展之前,堀茂等民主黨聯盟成員於1950年2月10日加入了民主自由黨,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民主自由黨的擴大引發了民主黨在野派與國民協同黨合併的討論。同年3月,三木向蘆田辯稱,新黨應該足夠開放,以容納一些社會主義者,但在當前形勢下與社會黨右翼合併不現實。蘆田雖然沒有公開反對三木,但他認為缺乏人才和政治資金是新黨面臨的緊迫問題。4月28日,在當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之前,民主黨在野派與國民協同黨合併,成立了國民民主黨。然而,蘆田的預測被證明是正確的,國民民主黨在1950年6月4日舉行的第二次參議院定期選舉中慘敗,不得不進行進一步的政治重組。

參考文獻

歷任委員長

更多信息 屆次, 委員長 ...

歷任政黨委員

更多信息 中央委員長, 書記長 ...

腳註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