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圓尾後頜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圓尾後頜鰧學名Opistognathus dipharus),又名圓尾後頜魚輻鰭魚綱䲁形目後頜魚科後頜鰧屬下的一個種[1],分布於西印度洋紅海南部海域,深度3至23公尺,本魚體延長而側扁,頭大,吻鈍,眼大、口大,上顎堅硬,後部缺乏靈活的頷板,延伸至眶後緣後方0.9個眼直徑,頜齒犬齒狀,鋤骨具小齒,頭部無鱗,體被圓鱗,側線不完整,尾鰭有一對明顯的長橢圓形、淺色、尾基部斑點,背景為深色,上頜內膜和相鄰膜後部有黑色斑點,頭部和身體呈各種深淺的棕色,中外側有深色條紋,邊緣不規則,背鰭硬棘11枚、背鰭軟條15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6枚,體長可達4.7公分,棲息在珊瑚礁沙石底質海域,雄魚會築巢及口孵魚卵,屬肉食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事实速览 圓尾後頜鰧,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