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伊撒伯爾堂 (巴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伊撒伯尔堂 (巴黎)
Remove ads

聖伊撒伯爾堂(Église Sainte-Élisabeth-de-Hongrie)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區教堂,位於法國巴黎第三區聖殿街195號,一側為聖伊撒伯爾坊(passage Sainte-Élisabeth),建於17-19世紀。該堂最初是方濟各會修女院的小堂(1646年至1792年),自1802年起改為聖殿區的堂區教堂,自1938年起,馬耳他騎士團在此舉行在巴黎的宗教慶祝活動 [1]

事实速览 聖伊撒伯爾堂, 基本資訊 ...

歷史

Thumb

1628年5月14日,王后瑪麗·德·美第奇為教堂奠基。1646年7月14日祝聖,[2] 獻給匈牙利的伊撒伯爾。最初,該堂是方濟各會修女院的小堂,嚴守方濟各會規。

法國大革命期間,1792年8月29日,修女們被市政當局驅逐。院長被關押在已關閉的加爾默羅會修道院。1792年9月2日九月屠殺中被謀殺,成為加爾默羅會的第一位殉道者,1926年宣福。修女會的神父愛麗絲·吉南(Élysée Guinain)被捕入獄。修道院的小堂被改為麵粉倉庫,稱為「伊麗莎白商店」(le Magasin Élisabeth),一直開到1802年。鐘樓在革命恐怖中被毀。王室被鎖在離教堂幾米遠的地方,聖殿塔。教堂里有一幅古斯塔夫·弗朗索瓦的畫,描繪1793年1月20日路易十六與家人的告別。

Thumb

19世紀初,該堂改為堂區教堂。聖殿區原來的堂區教堂,Perrée街的聖殿聖母堂(Sainte-Marie-du-Temple),已於1796年或1797年被夷為平地。

1937年,該堂列為法國歷史遺蹟[3],1938年,又成為馬耳他騎士團的教堂。[1]二戰期間,曾有猶太人都在這裡。

Thumb
管風琴
Remove ads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