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劍傳說 瑪娜崛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聖劍傳說 瑪娜崛起》(日語:聖剣伝説 RISE of MANA)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和娛匠開發,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發行的日式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對應iOS、Android和PlayStation Vita平台。移動電話版2014年發行、Vita版2015年發行。這是聖劍傳說系列第11款遊戲,情節和系列其他遊戲無關獨立。遊戲使用類同系列早期作品的動作式系統,並採用手機遊戲常見的免費遊玩模式。故事講述天使和惡魔兩名角色落入人界後,為求生存合為一體,尋找回到天界之路的故事。
遊戲從2012年起開發,製作人為參與多款系列遊戲的小山田將,他想製作一款真正的、受眾面更廣系列作品。遊戲借鑑了《聖劍傳說2》的多人模式,採用Photon Server中間件開發。藝術總監是首次參與系列的鈴木裕之,角色和怪物設計由Taiki和村山龍大負責。遊戲配樂由關戶剛領銜的團隊譜寫,主題曲由唱作人Kokia創作演唱。
遊戲首次公布於2014年2月,次月登陸iOS,Android版數月後推出,Vita移植版於次年發行。手機版2015年4月的活躍用戶超200萬,Vita版2015年8月時下載量達15萬。評論反響總體正面:評論主要稱讚遊戲畫面、故事和系統,但也有觀點稱遊戲不配當聖劍傳說作品。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16年3月停止服務,並謀求以其它形式發布遊戲。
Remove ads
玩法
《聖劍傳說 瑪娜崛起》是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玩家控制合為一體的兩名主角:角色的性別和名字可以在遊戲開始前自定。角色有天使和惡魔兩種形態,玩家可在遊戲中切換;非玩家角色(NPC)對不同角色形態,會露出不同想法或做出不同反應,故玩家要切換角色形態來推進故事[1]。遊戲採用免費模式,玩家可免費下載遊玩,但一些遊戲道具必需付費購買[2]。角色據點是小村莊的一間房子,玩家可在房中檢查信件,設定裝備品和武器。玩家可通過鎮中的留言板進入社交模塊[2]。玩家可在鎮裡NPC經營的工坊中,用遊戲貨幣加工製作新武器和裝備,並買賣不同遊戲道具[3]。
遊戲有四類任務,大多從NPC處獲得。主線任務完成可推動故事,限時任務時刻一過就會消失,挑戰任務需要清剿大批敵人,突襲戰則是挑戰頭目。任務要部分耗費玩家「行動力」或「精神力」,隨現實時間流逝,二者會逐漸恢復。購買寶石可快速恢復力量,此外角色升級時力量也會完全恢復[2][1]。完成劇本與任務、或解放新任務時,遊戲地圖會自動更新[3]。玩家確定任務後可選擇帶上一隻「寵物」,寵物可輔助玩家戰鬥並提升能力值[2][3]。
《瑪娜崛起》採用類似其它聖劍傳說遊戲的動作式戰鬥系統:玩家即時移動與發出動作,戰場則按真實比例渲染。戰勝後打開掉落寶箱可獲得道具或新寵物。角色可在戰鬥中攻擊、切換形態發動不同攻擊,並準確閃避敵方攻擊[3][2][1]。戰鬥界面右下角顯示可用能力。能力發動後有一段冷卻期,玩家待冷卻計量表歸零後,才能再次發動該能力[3]。遊戲有劍、槍、弓三類武器,裝備武器後可使用對應技能。武器有元素屬性,攻擊克制元素敵人的效果拔群,同理武器元素被克制效果會削弱[1]。突襲戰可以單人作戰,也可由至多八人聯網共同戰鬥[1][4]。
Remove ads
梗概
故事採用聖劍傳說風格的高度奇幻設定,分為天界和人界。天界分為敵對的兩面,光之面拉斯塔和暗之面達庫拉,兩邊在無休止的戰爭[2][5]。遊戲兩名主人公[b]一直在互相戰鬥[6]。遊戲有兩名重要角色,天使之高級戰士比夫拉和惡魔之高級戰士屠龍,皆為各自種族的長官。另一重要角色是「時間女神」佛倫。按遊戲總監所言,佛倫不是完整意義上的女神,世界的真正女神應當說是「瑪娜」本身[7][8]。
遊戲以兩名主角阿莉婭〈配音:佐倉綾音〉與梵〈配音:梶裕貴〉在瑪娜之樹前戰鬥開場,他們在瑪娜之瀑旁衝突時落入人界。因二人在人界力量大幅削弱,他們決定先合為一體,節省力量尋找返回天界的路。途中他們成為某村落的守護者[2][9]。二人後成為神秘瑪娜之劍的繼承人[10]。主線戰鬥分章節推出。首場主要戰鬥是挑戰佛倫,主線全20章。此後新戰鬥任務是玩家以瑪娜之劍解決威脅[6][10][11]。遊戲最後二人在瑪娜之樹對戰佛倫、比夫拉和屠龍。戰後佛倫和瑪娜解釋道,他們製造事件將他們帶到一起,來鋪設拉斯塔和達庫拉的和平之路,佛倫接着表示自己願意消失。旅程中結為好友的二人答應會帶來和平,返回了自己的領域[12]。
開發
《瑪娜崛起》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製作人小山田將的點子,他一直在公司移動部門工作,參加過《聖劍傳說 ~最終幻想外傳~》和《聖劍傳說2》手機版的移植。在拜訪系列製作人石井浩一後,小山田獲系列「正統後繼者」的認可。小山田打算製作一款動作角色扮演遊戲,但當時手機遊戲潮流是社交和卡牌類遊戲,他製作者和愛好者視點的衝突感到擔憂。主要製作人員有小山田、總監八木正人和藝術總監鈴木裕之[13],其中鈴木參與過最終幻想系列。八木在原版《瑪娜崛起》發行後負責劇本,小山田和後來加入的琢磨尚文共同負責運營[14]。開發始於2012年7月,遊戲以Unity引擎製作[13][15]。除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員工外,日本開發商娛匠也參與了主要製作,Fixer保障服務器安全並提供技術支持[13][16][17]。主人公和部分NPC由日本畫師Taiki設計,村山龍大設計NPC和怪物[18]。內部設計師大樂昌彥設計關鍵插畫,原系列主插畫師磯野宏夫已故於2013年。小山田要求大樂仿照磯野的風格創作點描畫[13]。標題「Rise」象徵復興聖劍傳說品牌[19]。
《瑪娜崛起》希望吸引更多用戶,包括只接觸過2006年《聖劍傳說4》之人。主角可在天使和惡魔間切換的理念由八木提出,但最初構思為兩人各有身體,未受控制的角色由遊戲人工智能操作[13]。團隊用Photon Server中間件開發多人遊戲部分。團隊起初打算自製中間件,但一整年的耗時會威脅項目生存。團隊尋找合適的中間件時聯繫了Fixer,他們給出了Photon Server等幾個選擇。團隊試過Photon Server並在兩個月內解決了所有開發問題,中間件自帶安全結構且規格和遊戲相稱,受到項目工程師的青睞。《瑪娜崛起》是首款應用Photon Server的日本遊戲。因Android圖形能力更高,團隊為iOS和Android分別製作了設計規範。團隊開發早期階段希望重現《聖劍傳說2》的多人遊戲元素。他們開始想為普通任務加入多人模式,但迫於戰鬥空間占據過多,而削減到僅限突襲戰。Photon Server能完全渲染其他玩家角色,因此遊戲不必以透明影子表示其他角色[4]。
團隊在2014年遊戲服務運營前不久,就着手製作PlayStation Vita移植版。團隊和索尼合作開發作品,他們想營造如同手機版質量的體驗,還要將操作方式從觸摸屏改為按鍵搖杆,儘管他們和遊戲機商索尼合作開發,卻遇到許多製作困難。員工就使用聖劍傳說品牌有所爭議,小山田沒有接受開發全新遊戲的提議,而是決定為主機重製《瑪娜崛起》。索尼提出項目時,Unity對Vita尚屬新技術,不能全效利用平台的處理能力。此外製作人員也沒用過Vita版的Unity。團隊要求同索尼與Unity Technologies兩邊合作優化引擎,保障遊戲能在新平台上運行。Vita版消息公開時遊戲才已完成初步開發,不過開發正在按計劃進行。此後因性能方面的技術問題,遊戲延期到次年發行[20]。
Remove ads
《瑪娜崛起》配樂由多人譜寫,主作曲人為關戶剛。有三名作曲家曾參與過聖劍傳說系列配樂,分別是:伊藤賢治(《聖劍傳說 ~最終幻想外傳~》、《瑪娜之子》、《聖劍傳說4》),菊田裕樹(《聖劍傳說2》、《聖劍傳說3》)和下村陽子(《瑪娜傳說》、《瑪娜英雄》)團隊成員還有音頻工程師山中康央[21][22]。全部28首曲目中,關戶譜寫21曲,伊藤、菊田和下村各貢獻一曲。原聲收錄了系列主題曲《Rising Sun》的鋼琴改編版[23]。山中康央擔任音頻總監,poro@lier操刀《Rising Sun》和遊戲主題曲的鋼琴改編[24]。
遊戲主題歌《Believe in the Spirit》由日本唱作人Kokia作詞、作曲並演唱[23]。她創作歌曲前對聖劍傳說系列知之甚少。和之前的電子遊戲作曲經歷相同,Kokia先直接玩遊戲、並查看遊戲世界背景資料,在了解遊戲氛圍後再動手。她創作《Believe in the Spirit》時希望能感染玩家和製作團隊兩方[25]。曲目用到弦樂、錫笛、音響吉他和打擊樂器。窪田美奈擔當編曲[24]。
《聖劍傳說 瑪娜崛起 原聲音樂》2014年4月24日以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音樂廠牌出版。RPGFan的安德魯·巴克爾對專輯審慎支持 :他稱《Believe in the Spirit》在聽眾間兩極分化,但卻能喚起對早先聖劍傳說遊戲的回憶。其它原聲總體獲得稱讚:他認為前半寧靜的旋律傑出、感染力強,後面活潑的曲目則充滿不同類型的活力。他稱《The Drip Drip Drip of Memory》等部分曲目相當平淡、易遭遺忘。巴克爾整體對比了該作和《最終幻想XII》的音樂,並向《最終幻想XII》的愛好者表示推薦;他總結稱專輯雖有不引人注目的曲目,但總體而言不錯[26]。Video Game Music Online的克里斯·格林寧打出5星之2.5星,他主要稱讚伊藤、下村等客座譜曲人的曲目。他雖然對關戶一改傳統樂風表示稱讚,但認為其結果相當一般,有些曲目沒有適當的感情推力,還有些則「墮入平淡」。他稱讚《Believe in the Spirit》在迴避J-pop元素同時緊密結合了凱爾特風,認為其可比《異度裝甲》主題去。格林寧總體認為,專輯製作價值優良、大大勝過其它手機遊戲原聲,但多數曲目沒有系列前作般的情感衝擊[27]。許多遊戲評論也稱讚了原聲[2][9][28][29]。
Remove ads
發行
遊戲商標的註冊初次揭示了它的存在。歐洲和北美區也註冊了類似的商標[30][31]。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在2014年2月某期《Fami通》上首次正式宣布遊戲[32]。iOS版遊戲服務於2014年3月6日開始[33]。Android版在三個多月後的6月25日發布[34]。2014年下半年的消息公布了遊戲的Vita版,當時預定遊戲在同年第四季度推出[35]。然而Vita移植版因技術困難,發售日延期到翌年[20],最終於2015年5月14日發行。先前註冊的商標5月10日生效[36]。
《瑪娜崛起》生命周期中同手機與其他平台上的多款作品聯動,包括《最終幻想Agito》、《勇氣默示錄》、《最終幻想戰略版 獅子戰爭》、《聖劍傳說 ~最終幻想外傳~》和《擴散性百萬亞瑟王》[33][37][38][39][40]。史克威爾艾尼克斯2016年1月發布新聞稿稱,《瑪娜崛起》會在3月31日停止全平台服務。他們稱,內容質量和收入的平衡,加上後續內容創作問題,讓他們確定遊戲將不再盈利。公司終結了免費遊戲,但也在為作品謀求其它銷售方式[41]。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在遊戲關閉前推出了終章故事,並於3月28日在日本YouTube頻道在線發布了最後的影片[12][42]。
Remove ads
評價
評價
《瑪娜崛起》運營前幾天有50萬活躍玩家[31]。註冊玩家推出一個月內達100萬[44]。小山田在採訪中稱,遊戲銷量隨高性能移動設備的推出而上升[4]。智能手機版註冊用戶2015年5月時達200萬[45]。Vita版本取得相似成功:遊戲下載量在發行前兩月達10萬,次月這一數字又上升5萬[46][47]。
日本評論對作品反應總體正面。《Fami通》籠統地讚揚了多個方面,但認為道具管理和武器製造引人困惑,辜負了聖劍傳說系列的遺產[1]。《Fami通》稱讚Vita移植版總體易玩,使用了聖劍傳說系列要素,但對按鍵布局表示批評[43]。AppGet的高野京介稱讚遊戲系統和圖形,並認為遊戲在加入社交元素的同時,守住了角色扮演要素[28]。4Gamer.net稱讚遊戲多樣的控制選項、自由的遊戲性以及遊戲畫面。作者舊型號手機圖形和處理能力跟不上,建議在配置較高移動設備上遊玩[9]。
西方媒體人的觀點和大多日本評論者觀點相仿。技術網站Tech in Asia的克里斯多夫·艾莉森高度評價了遊戲,稱他前一次的這般體驗是在1998年的《塞爾達傳說 時之笛》:他稱雖然觸控有時蹩腳,但戰鬥系統非常有趣,他還將遊戲環境比作「精彩的畫作」。Touch Arcade的肖恩·馬斯葛雷夫在前瞻評論中,給了圖形和系統類似評價,他希望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能明智對待、面向海外。凱利·布恩斯凱爾在Nintendo Life的文中稱故事「迷人」,對圖形和系統的評論也類似。她稱遊戲總體品質在同類遊戲中露出頭角[48]。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