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簡介


有專家推測,中國古人創造中國文字時,最先便是用地書。現代地書為中國書法的分支。至少從1980年代,地書便已開始在北京市逐漸流行。例如1980年代末,北京青年湖畔便有老人寫地書。而在北京地壇公園最先寫地書的是住在安定門內的趙瑞明,他是工藝美術師,他寫地書引起其他人的仿效。[2]
傳統中國書法使用毛筆書寫。地書是用筆在平滑地面上書寫,較早期採用粉筆,但因字跡難以清除而被禁止,後來常見的是用毛筆蘸水在平滑地面上書寫。[3][4]
過去練習地書時,書寫者使用一支長杆毛筆、一個水桶,先用毛筆在水桶中蘸水,然後書寫,每寫幾筆便要再次蘸水,而且長杆毛筆的長度無法調整。江蘇省南京市的地書愛好者許維海經過試驗,發明了一種新型地書筆,通過半自動裝置向筆頭供水,筆桿可通過拆卸連接而設置長度,方便書寫者採用各種姿勢(如站立式、蹲式、半蹲式)書寫。該新型地書筆在2003年正式申報實用新型專利,隨後在2005年成功成為實用新型專利。許維海在南京市試驗生產出數百套新型地書筆,在南京市的地書愛好者及中小學生中廣泛使用,獲得好評。[3]
2002年,在北京市陶然亭公園舉辦了陶然亭街道首屆「陶然杯」地書比賽。2003年,比賽改成北京群眾藝術館、宣武區文化委員會、陶然亭街道辦事處等單位共同主辦,冠名為北京「陶然杯」地書邀請賽。此後該邀請賽每年舉辦。[2]
2010年4月8日,經北京市宣武區社會團體管理辦公室批准,「陶然地書協會」在陶然亭公園內舉行的第八屆「陶然杯」地書邀請賽閉幕式上成立,這是北京市乃至全中國第一家地書協會。[5]陶然地書協會成立時,最年長的會員是95歲的蓋立德,他從1980年代就開始在天壇公園練習地書,最年幼的會員是5歲的王子凡。陶然地書協會成立後,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地書大賽,並且組織會員赴中國各地培訓地書愛好者。[4]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