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方普通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地方普通話,簡稱地普,是標準普通話在方言區使用過程中形成的帶有地域性語言特徵的穩定變體。其本質是方言與標準普通話之間的中介語。其屬於標準普通話的穩定地域變體,而非獨立方言,也非具有個體性,過渡性和不穩定性的「准普通話」[1][2]。
受到當地方言影響,各地的地方普通話語音、語法和詞彙都各具特色:如廣府片地普(廣式普通話)會將陰平發作高降而非高平,「我先說完」說成「我講完先」,「給我一瓶水」說成「給支水我」[3];如太湖片地普會將風讀作fong,en-eng、in-ing之間無法區分,「你不能這樣」說成「你不好這樣子的」,「麻煩你看清楚」說成「你看看清楚好吧」[4];東北官話地普會把「知道嗎」說成「知道不」、「直播完了」說成「直完播了」甚至「把播直完了」[5][6]等等。
部分地區的地方普通話已經固化穩定,成為了一種新發生的方言或土語。如湖南長沙一帶通行的「長沙普通話」,又可稱「塑料普通話」,其系統穩定、語感統一、功能明確。如其調值和普通話具有明顯區別,但調類卻又對應嚴密,陰陽上去調值分別為334、13、21、45(對比標準普通話55、35、214、51)[2]。
Remove ads
地方普通話和普化方言的區別
劉俐李、唐志強認為,現代漢語中普通話與方言共存,形成了四階連續體:普通話、地方普通話、趨普方言(普化方言)、方言[7]。
兩類語言接觸的變異類型分為語言接觸造成的異源性和語言自我演變的自源性,而異源性還可分為目標語與母語成分協調或母語成分直接介入目標語。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