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地質公園

包括地质、考古、生态等科学研究价值的区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质公园
Remove ads

地質公園(英語:Geopark),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世界地質公園項目的定義,為「一個領域內含有一個或者多個擁有科學研究價值,包括地質、考古、生態以及文化價值的遺址」[1]

Thumb
全球地質公園網絡之會員(截至2020年的參與國家及地區)
Thumb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標誌

背景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球科學部(UNESCO Division of Earth Science)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共同提出創建世界地質公園(Global Geopark)的倡議,以便國際社會對這些重要的遺址給予承認和支持。[2]

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項目的目標是在加強對這類地點進行保護的同時並且創造就業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2] 為了體現該項目的目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啟用了新的認證標誌「UNESCO Geopark」(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項目、世界遺產中心和人與生物圈計劃(MAB)的工作是項目協作的。[2]

定義

地質遺址全球網絡(INoG)是一個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立的項目,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地質公園需滿足以下要求:

  • 這些遺址彼此聯繫並受公園式的正式管理及保護,制定了官方的保證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規劃(比如依託農業旅遊地質旅遊)。
  • 闡明保護地質遺址的方法、提供地質學科的教育方法和更廣泛的環境議題。
  • 由官方、地方團體和個人共同提交的聯合提議,可以闡述地球遺址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最好的聯動方式。[3]

影響

除了世界層級的「全球地質公園網絡」(Global Geoparks Network)外,世界各國或各區域,也有許多成立區域地質公園網絡的案例,如歐洲(2000年)、日本(2010年)、台灣(2011年)等。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