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克拉澤斯文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克拉泽斯文明
Remove ads

基克拉澤斯文明(或稱為基克拉澤斯文化基克拉澤斯時期)是愛琴海基克拉澤斯群島上的一種早期青銅時代(Early Bronze Age)文化,它大致從公元前3300年延續到前2000年,考古發現上最早的農業航海業則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按時間順序來說,基克拉澤斯文明大概和當時希臘的赫拉斯文明以及克里特島米諾斯文明處在同一個時期。[1]

歷史

晚期新石器時代

基克拉澤斯文化(Cycladic culture)在晚期新石器時代和早期青銅時代最為人熟知的是那些用純白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形態簡潔的女性(偶爾也有男性)小雕像,它們的用途至今尚不明確。該文化大致與在南方克里特島興起的中期青銅時代米諾斯文化同時存在。[2] 在公元前三千紀,西愛琴海地區出現了一種獨特的新石器文化,它融合了安納托利亞和希臘大陸的元素,以二粒小麥、野生的大麥、綿羊、山羊、豬,以及金槍魚做為基礎元素。一些出土遺址包括哈蘭德里亞尼(Chalandriani英語Chalandriani)、菲拉科皮(Phylakopi英語Phylakopi)、斯卡爾科斯(Skarkos英語Skarkos)、薩利亞戈斯(Saliagos英語Saliagos)、阿莫爾戈斯島納克索斯島以及位於凱阿島的凱法拉(Kephala),這些遺址都有銅器製作的痕跡。

早期青銅時代

早期的基克拉澤斯文明分為三個階段,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間。[3] 考古學家在克里特島克諾索斯的挖掘中發現了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間基克拉迪文明對克諾索斯的影響,這可以從當地出土的陶器中可以得到證實。[4] 凱阿島是青銅時代人們聚落遺址的所在地,如今被稱為阿伊亞·伊里尼(Ayia Irini),該聚落在晚期米諾斯文明和早期邁錫尼文明時期(約公元前1600–1400年)達到鼎盛。納克索斯島的邁錫尼城邦(約公元前1300年)覆蓋範圍從今日城市延伸至「帕拉提亞」(Palatia英語Nea Palatia)小島。 其中一部分遺蹟在霍拉(Chora)東正教主教座堂前的廣場下被發現,即今日格羅塔(Grotta英語Grotta-Pelos culture)考古遺址所在之地。自至少公元前四千紀以來,納克索斯就一直有人居住, 從未被廢棄。[5]

文物

基克拉澤斯文明以他的大理石人物雕像著稱於世。這些人物雕像常發現於墓葬之中,大多是女性裸體立像,造型簡潔,高度從幾英寸直至真人大小不等。至今這些人物雕像的文化意涵尚不確定。

現今在雅典展有基克拉澤斯文化的藝術博物館。雅典國立考古博物館中也收藏了一些該文明的遺物。

Thumb
基克拉澤斯煎鍋
Thumb
基克拉澤斯女性人像
Thumb
基克拉澤斯女性人像
Thumb
基克拉澤斯女性人像
Thumb
基克拉澤斯人像
Thumb
基克拉澤斯人像
Thumb
基克拉澤斯人像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