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基督教莫愁路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京基督教莫愁路堂、初名中華基督教會漢中堂[1],是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街道莫愁路350號的一座哥特式教堂。主堂建築列入第六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
歷史
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北美長老會人員至江寧府傳教[2]。1880年代,在漢西門四根杆子路(今莫愁路)設立的四根杆子禮拜堂[1]。光緒十四年(1888年),傳教士李滿建立「耶穌會堂」。1927年,耶穌會堂改名為中華基督教會漢中堂,為江安大會南京區會所在地[2]。
1934年,南京市政府開闢莫愁路,拆除漢中堂。南京基督教會決定擇址重建教堂。重建工程由牧師孫希聖主持,陳明記營造廠承建,其老闆陳裕華設計。預計全部費用為黃金1100兩[1],由牧師鮑忠籌款[2]。
1936年5月19日,中華基督教會漢中堂舉行破土動工典禮。8月2日,奠基[1]。同年,張之江題寫「漢中堂」匾額[2]。馮玉祥題寫石碑,碑文「因為那立好了根基的就是耶穌基督」。次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京淪陷[1]。南京大屠殺期間,漢中堂內設有難民收容所[2]。1942年,教堂建成。10月16日,舉行獻堂典禮[1]。
三自愛國運動開展後的1951年,在漢中堂成立三自革新運動促進委員會支會。1954年,漢中堂改名莫愁路堂[2]。1958年實行各宗派聯合禮拜以後,教堂不再專屬於中華基督教會一個教派[1],是南京市當時保留的四座教堂之一[2]。
文化大革命期間,關閉教堂,曾被其他單位占用。1981年,歸還教會,並加以整修。1992年3月,列入第二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2002年6月,主堂建築列入第六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評為全國和諧寺觀教堂。2015年,榮得「江蘇省五星級宗教活動場所」稱號[2]。
Remove ads
建築
莫愁路堂為中西合璧的哥特式建築,主堂建築面積746平方米,可容納1000人禮拜。1996年,增設市基督教大樓的第三、四層為副堂。主、副堂可容1800人禮拜[2]。
教堂西南側牆角鑲嵌有馮玉祥將軍於1936年為教堂題寫的正方形花崗岩楷體豎書石碑「因為那立好了根基的就是耶穌基督」[2]。
活動時間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