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攔門
婚姻習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攔門,又稱下婿、堵門、堵門遊戲、接親遊戲、整蠱新郎、玩新郎,指中式婚禮中親迎時,新郎迎娶隊伍到達新娘家時並不能馬上進門,而需完成一系列向女方行禮或有一定難度的事情後才能得入女家迎娶新娘。
歷史
下婿婚俗最遲見於唐代,有時和催妝結合。在言語或行動上屈折或考驗新郎,新郎入門,每至一處,則被要求賦詩或答話,否則不予放行,女方則故意抯攔拖延,例如新娘待婿催妝乃肯上車,增添歡樂氣氛。[1]例如新郎中過舉,迎娶時新娘家人會讓新郎作詩以考證新郎之才學,稱為催妝詩,新郎所作之詩讓新娘家人滿意了才會開門,讓新郎家的迎娶隊伍入內。堵門一說緣於舊時認為拖延新娘出門的時間越長,對女家越有好處,就能留住更多的財氣。也有說這樣才顯得男家有誠意。[2]
此外,亦有向迎親隊伍索要錢財之俗,流傳至今即現今索取開門紅包之俗。
常見做法
由於轎門對完全是基於男方家庭成員所考取的功名而來,對女方是否有考取功名的家庭成員而能對出下聯全然不顧,因而會造成女方因沒有考取功名的家庭成員而對不出下聯,以致不能發轎,耽誤了吉時良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男方多將轎門對下聯於女方討開門利是時交給女方。[3]
這個始於唐朝的婚俗為賦詩催促新婦梳妝,所賦詩即為催妝詩。[4]現代要求新郎通過文字,歌曲和詩歌聲明愛情[5][6]是科舉制度取消前,讓中過舉的新郎作詩以考證其之才學的中國古代婚俗之遺風。
以麵食為主食的廣大西北地區有送催妝饃的婚俗。[7]人們在婚禮中是依禮而行的,有的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有的則無須語言說明,只要看到禮儀中的某種代表物,就知道是什麼了。催妝饃就是表達趕快妝扮的物品,是用白面蒸製的較大一些的饃,裡面要包上棗、核桃等,以兆其中有子,一般為十個,寓意婚姻「十分圓滿」。[7]用物品催妝和催妝習俗本身源於北方胡人入主中原後其風俗融入漢文化的結果。[8][9][10]
藏鞋婚俗的來源有二,其一是必須驗證新娘是否為真正的三寸金蓮,因此男方以找到婚鞋並為新娘穿上為證。[11]。民國廢纏足惡習陋俗後,有新說新郎伏地找鞋的姿勢是「拜倒在新娘石榴裙下」的最好體現,[11]。
攔門遊戲通常包括逼新郎吃下或喝下怪味食物或飲料,[5][12][13]特別是新郎要連續食用酸甜苦辣的食物,表示他決心和新娘同甘共苦,共度婚姻起伏,悲歡離合。[5]用於此目的的苦味食物包括苦瓜、[14]苦茶[15]和藥汁,辛辣食物則通常包括辣椒醬和芥末。[15]
現代一些地區流行於攔門是醜化新郎,如要新郎穿女裝或奇裝異服,要新郎做出尷尬動作等。
開門錢又稱開門利市、開門鈿、開門紅包或開門紙包[18]。一般以吉祥數字為金額,最常見為九字尾,寓意長長久久。傳統上喜娘會瓜分開門錢的一半,其餘再由女家父母及新娘的姊妹瓜分,依照身份不同,各人所分得的金額有差異。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