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塔加龍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塔塔加龍膽(學名:Gentiana tatakensis)是龍膽科龍膽屬的高山植物,為一年生草本植物。
原產於台灣海拔約2,500—3,500公尺山區,分布於玉山及中央山脈南段,尤以塔塔加一帶居多,為台灣特有種植物。生長在遮陰的高山環境或半遮陰的草生地。1943年,日籍植物學家正宗嚴敬就是在這環境裡採集到標本。
植株斜立,高約2-7厘米。基生葉呈卵形,長約0.7-1厘米。蒴果呈倒卵形,長約0.4厘米。花冠:白色或紫白色,中央部位帶有斑點。
塔塔加龍膽在1943年被命名,1995年時被處理為Gentiana flavo-maculata的亞種。21世紀以來之基因研究發現塔塔加龍膽確與Gentiana flavo-maculata相近,但應分類為變種。[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 塔塔加龍膽. 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0-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1).
- 阿里山龍膽、黃斑龍膽、高山龍膽、 塔塔加龍膽記錄分布區域 (PDF). 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0-10-11].[永久失效連結]
- 塔塔加龍膽. 台灣植物資訊整合查詢系統. 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2010-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3).
- 鍾國芳; 邵廣昭. Gentiana tatakensis Masam. 塔塔加龍膽.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臺灣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 2022 [2022] (中文(臺灣)).
擴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