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法神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塔法神庙
Remove ads

塔法神廟(阿拉伯語:معبد طافا)是一座古埃及神廟,在20世紀60年代國際拯救努比亞古蹟運動中,被埃及政府贈送給荷蘭,以表彰其對埃及文物歷史保護的貢獻。該神廟建於公元前25年至公元14年的羅馬皇帝奧古斯都統治期間,整體由砂岩建成。[1][2]它曾是被稱為「塔菲斯」[1]的羅馬堡壘的一部分。神廟長8.5米,寬6米,[3]北立面的兩根柱子是附在牆裡的。[3]神廟內部的後牆上設有神龕。

Thumb
1824年時的神廟
Thumb
1852年拍攝的神廟照片
Thumb
荷蘭萊頓國立古物博物館的塔法神廟


1960年,埃及政府打算修建阿斯旺大壩,大壩建設過程中的水庫蓄水過程會導致水位增高,進而對努比亞[4]地區的眾多古蹟和遺址(例如阿布辛拜勒神廟)造成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國際社會發出呼籲,希望其他國家能夠幫忙拯救這些遺址。[5] [6]為表感謝,埃及政府向包括荷蘭在內的一些前往幫助的國家捐獻了幾座神廟作為謝禮。[7]荷蘭國立古物博物館館長和埃及古物學家[8]阿道夫·克拉森斯在埃及向荷蘭贈送塔菲神廟的協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Thumb
1890年神廟的保存狀況


神廟由657塊石塊建成,總重量約為250噸。[9]1979年抵達荷蘭後,[2]它在萊頓市的國家古物博物館新翼的展廳中重建。新展廳的設計方式使得荷蘭的天氣不會對神廟本身的石頭產生影響,自然光會提供展廳的照明。在支付門票之前,遊客們便能夠看到神廟。[10]荷蘭方面還最低限度地更換了已損壞石頭。

Thumb
如今神廟在展廳中的樣子,神廟右側是一個古埃及石棺。
Remove ads

其他相關

埃及捐贈給協助保護古蹟的國家的四座神廟: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