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塞爾希奧·拉米雷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塞尔希奥·拉米雷斯
Remove ads

塞爾希奧·拉米雷斯·梅爾卡多(西班牙語:Sergio Ramírez Mercado;1942年8月5日)是尼加拉瓜作家、政治人物。早年參加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與丹尼爾·奧爾特加等人推翻了蘇慕薩家族的獨裁統治,奧爾特加初次當選尼加拉瓜總統後,曾擔任其副手,1990年卸任後因意見不合與奧爾特加漸行漸遠,退出桑解陣並自創桑地諾革新陣線,1996年退出政壇專心寫作,奧爾特加再度執政後,拉米雷斯屢遭當局打壓,最終被迫離開尼加拉瓜,定居西班牙。在文學領域,拉米雷斯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期間尼加拉瓜的代表性作家之一,長於小說創作,並憑藉其作品獲得塞萬提斯獎等獎項。

事实速览 塞爾希奧·拉米雷斯Sergio Ramírez, 出生 ...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塞爾吉奧·拉米雷斯於1942年8月5日出生於尼加拉瓜馬薩亞省馬薩特佩,他是咖啡種植園主佩德羅·拉米雷斯·古鐵雷斯(Pedro Ramírez Gutiérrez)和高中教師路易莎·梅爾卡多·古鐵雷斯(Luisa Mercado Gutiérrez)五個孩子中的第二子[1]。拉米雷斯自幼便好閱讀美國漫畫、小說,收聽廣播劇,這激發了他對文學的興趣,為日後投身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他14歲時便開始向《新聞報西班牙語La Prensa (Nicaragua)》投稿自己的文學作品[2]

1959年,17歲的拉米雷斯離開了馬薩特佩,前往尼國第二大城市萊昂的尼加拉瓜國立自治大學學習法學[3]:73-74,當年,斐代爾·卡斯楚古巴領導的革命勝利,受到激發的學生們決定發動示威遊行,抗議蘇慕薩家族的獨裁統治,但在7月23日,國民警衛隊鎮壓了這場示威,示威失敗後的拉米雷斯決定組建一個左翼運動團體,繼續對抗當局[2]

在拉米雷斯入學時,馬里亞諾·菲亞略斯·希爾西班牙語Mariano Fiallos Gil擔任萊昂尼加拉瓜國立自治大學的校長,他平易近人、思維清晰,主張人文主義、自由主義、反教權主義、批判性思考、大學自治,對年輕的拉米雷斯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4],拉米雷斯亦在1962年受校長任命為大學公共關係主管,多次陪同校長出行。他也得到了與校長探討文學、人文主義和哲學的機會。在校長的鼓勵下,拉米雷斯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文集《故事》(Cuentos),菲亞略斯還為這本書作序,這位校長深刻地影響了拉米雷斯,拉米雷斯還為他寫了一本傳記,表達了對其師德及學術貢獻的肯定[2]。校園內自由的學術氛圍也成為了各種學生刊物出版發行的溫床,拉米雷斯與友人費爾南多·戈迪略(Fernando Gordillo)也在1960年創辦了實驗文學雜誌《窗口》(Ventana[1]。1964年,拉米雷斯以法學系模範生的身份畢業,並與在學校擔任打字員的女子赫特魯迪斯·格雷羅(Gertrudis Guerrero)結婚,按照校長提出的合約前往哥斯大黎加工作,之後13年,他便居住在哥國[2][5]

Remove ads

旅居哥國

自1964至1977年這13年,拉米雷斯一直居住在哥斯達黎加,成為中美洲大學聯合會主任,這個聯合會致力於在中美洲各國在教育上的融合發展,主張在各國之上建立一個統一高等教育教學專案,並創建聯合學術專案、共建研究生院,1968年,他還參與創辦了中美洲大學出版社(Editorial Universitaria Centroamericana),亦結識了荷西·科羅內爾·烏爾特喬西班牙語José Coronel Urtecho埃內斯托·卡德納爾等流亡知識分子,亦透過他們的譯作讀到了威廉·卡洛斯·威廉斯T·S·艾略特埃茲拉·龐德等北美詩人的作品,在從事出版的同時,他學到了嚴謹、細緻的文本處理技巧,提高了寫作能力。1970年,他在哥國出版了長篇處女作《耀眼的時間》(Tiempo de Fulgor[2][6],之後又出版了《人民與違法》等小說作品,他本人也憑藉該作品在1971年獲得了委內瑞拉的短篇小說獎[7]:186。1973年至1975年,希望成為一名作家的拉米雷斯透過德國學術交流總署的獎學金,來到西德留學,並以其在柏林伊比利亞-美洲研究所搜集到的文獻創作了小說《你害怕鮮血嗎?》(¿Te dio miedo la sangre?[2][8]

就在發表《耀眼的時間》當年,拉米雷斯加入了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負責爭取世界各國的聲援,對抗在尼國執政的蘇慕薩家族[9],當時的桑解陣已經透過游擊隊,直接對抗當局,但仍然不敵蘇慕薩,該黨也一度分裂為無產階級派及持久人民戰爭派,矛盾不斷,直到1977年,奧爾特加才吸收包括拉米雷斯在內的大部分桑解陣成員,建立了第三個派系起義派,拉米雷斯本人亦為奧爾特加拉攏了埃內斯托·卡德納爾等流亡知識分子,組建「十二人集團英語Group of Twelve (Nicaragua)」,號召所有反對蘇慕薩的人一起參加桑解陣的軍事行動,以發動全國性的起義。1978年,安納斯塔西奧·索摩查·德瓦伊萊雇凶謀殺《新聞報》社長查莫羅後,桑解陣三大派系達成共識,決定與國內其他反對派一同發動起義,他們最終於1979年7月進軍馬那瓜,推翻了蘇慕薩,而他倡議成立的「十二人集團」亦隨即解散[10][7]:54-56,185

Remove ads

桑解陣執政時期

Thumb
1988年,拉米雷斯在蒙克洛亞宮西班牙首相費利佩·岡薩雷斯會談

1979年7月20日,由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等尼加拉瓜反對派組建的民族復興執行委員會、臨時政府遷入馬那瓜,由桑解陣起義派首領奧爾特加出任民族復興執政委員會協調員,成為新政權的政府首腦,作為桑解陣主要成員的拉米雷斯也與奧爾特加一道,開始主持尼加拉瓜戰後重建工作[7]:57-58。拉米雷斯擔任了國家教育委員會主席,並創辦了新尼加拉瓜出版社(Nueva Nicaragua),該出版社主要出版國內外的文學著作[3]:74[11]

1984年11月4日,尼加拉瓜舉行全國大選,以桑解陣為首的7個中左派政黨參加選舉,奧爾特加、拉米雷斯則代表桑解陣參選尼國的正副總統,由於右派的保守黨、社會民主黨等政黨抵制選舉,最終,桑解陣以67%的得票率獲勝,成為執政黨,奧爾特加與拉米雷斯也分別當選為正副總統[7]:59[12]。作為副總統的拉米雷斯也代表新政府出訪了美國、歐洲及拉丁美洲多國,試圖說服這些國家改善對桑解陣政權的態度,爭取經濟援助,但收效甚微[2]。另一方面,在處理國務的同時,拉米雷斯也在業餘時間繼續創作文學作品,其代表作《天譴西班牙語Castigo divino (novela)》便於1988年付梓發行[3]

後桑解陣時期

Thumb
2022年,參訪德國塞萬提斯學院的拉米雷斯

1990年2月25日,尼加拉瓜舉行了總統大選,主張改善與美國的外交關係、恢復經濟、削減軍事開銷並廢除義務兵役制的反對派政治領袖比奧萊塔·查莫羅擊敗了試圖爭取連任的奧爾特加,成為尼加拉瓜第一位女總統,桑解陣也失去權力,成為在野黨[7]:61-63。選舉失敗後,拉米雷斯認為桑解陣無法與時俱進、缺乏透明度及開放性、主張國有制經濟為主導、與美國關係欠佳等問題導致大選失利,試圖在黨內推行民主改革,但因黨內同仁的反對而宣告失敗,1995年,不滿奧爾特加的拉米雷斯等人退出了桑解陣,成立了桑地諾革新運動,他本人也在1996年代表革新運動參加了當年的總統大選,但以第六名(7,665票)宣布敗選,在離開桑解陣後,他所負責的《街壘報英語Barricada (FSLN)》也遭到肅清[13][14][15]:489-504。敗選後的拉米雷斯隨即淡出政壇,專心於文學創作,並於2017年獲得了西班牙語文學界的最高獎項米格爾·德·塞萬提斯獎[11]

由於批評當局,拉米雷斯在奧爾特加第二次執政後便多次遭到打壓。2008年底,由官方管理的尼加拉瓜文化研究所(Instituto Nicaragüense de Cultura)不同意拉米雷斯為詩人卡洛斯·馬丁內斯·里瓦斯西班牙語Carlos Martínez Rivas選集序言的作者,而西班牙《國家報》原本計劃將這本選集收錄在其紀念20世紀西班牙語偉大詩人的文集中。為此,這家西班牙報社決定撤回這本選集,以表達對尼加拉瓜當局的抗議[1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等作家也譴責了尼當局的審查行為[17]2021年總統大選前夕,試圖連任的奧爾特加開始利用總統職權打壓異議人士,有7名潛在的參選人在當年6月至7月間被捕,一些記者和反對派也遭到拘留,9月8日,拉米雷斯也遭到當局發布逮捕令,並被指控「煽動仇恨」、「共謀」等罪行[18][19],奧爾特加當局還禁止其作品出版發行,拉米雷斯也隨即宣布移居西班牙[20]。2023年2月17日,尼加拉瓜上訴法院以「涉嫌背叛祖國,破壞尼加拉瓜人民的和平、主權、獨立和自決」等罪名,剝奪該國94名異議人士的公民權,拉米雷斯也名列其中[21]。2023年8月後,哥倫比亞厄瓜多兩國政府相繼宣布為其授予公民身份[22]

Remove ads

作品

拉米雷斯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時期尼加拉瓜的代表作家之一。自1970年首次公開發表《耀眼的時間》後,塞爾希奧·拉米雷斯便創作了多部文學作品,即使在擔任副總統期間亦筆耕不輟,其作品主題多圍繞尼加拉瓜現代民族國家獨立展開,並關注社會不義問題,亦與桑解陣、蘇慕薩家族獨裁、新威權主義密切相關。其中包括《人民與違法》、《你害怕鮮血嗎?》、《天譴西班牙語Castigo divino (novela)》、《化妝舞會》(Un baile de máscaras)、《瑪格麗塔、大海多美麗西班牙語Margarita, está linda la mar》、《影子而已》(Sombras nada más)、《101次死亡》(Mil y una muertes)、《上天為我哭泣西班牙語El cielo llora por mí》、《逃亡的女人》等,也著有像《尼加拉瓜食物詞典》(Diccionario de los alimentos de Nicaragua)這樣的非虛構作品[23][24]。《天譴西班牙語Castigo divino (novela)》是拉米雷斯的代表作,其基於尼加拉瓜萊昂市內真實發生的投毒殺人罪案,講述了律師卡斯塔涅達被當局指控為殺人犯,最終遭刑求身亡的故事[3]。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認為該作品的創作受到了司湯達紅與黑》、福樓拜包法利夫人》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的影響,並肯定了文中多樣的語言及對拉丁美洲人自我偽裝、欺騙行為的反映[25]。拉米雷斯的同儕埃內斯托·卡德納爾也認為《天譴》的藝術水準可以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的作品相媲美[9]。拉米雷斯也憑藉這部作品於1989年獲得了西語世界偵探文學最高獎項哈米特獎西班牙語Premio Hammett[7]:186

自1971年獲得委內瑞拉的短篇小說獎以來,拉米雷斯及其作品獲得了尼加拉瓜國內外多個文學組織的肯定,包括法國政府所頒發的藝術與文學勳章、智利何塞·多諾索拉丁美洲文學獎、西班牙阿爾法瓜拉小說獎、秘魯何塞·馬里亞·阿格達斯拉丁美洲文學獎、墨西哥國際文學創作獎,以及2017年的米格爾·德·塞萬提斯獎[24][2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