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塞爾維亞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塞爾維亞行政區劃是在1992年1月29日由政府法令規範,並在2007年12月29日由國民議會通過《領土組織法》加以確認。[1][2][3]

塞爾維亞有兩種行政區劃類型:政治區劃類型(區域及基層自治政府:自治省、城市或市鎮)、行政管理類型(中央政府行使權力而設立的行政區,以及用於統計目的而設立的統計區)。

政治區劃

自治省

塞爾維亞憲法確認兩個自治省(аутономна покрајина):北部的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南部具有領土爭議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塞爾維亞的其他部分通稱為中塞爾維亞的區域從未有過單獨的區域政府機構。[2]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有自己的議會及政府機構,在某些諸如基礎設施、科學、教育及文化等事務上享有自治權。[4]

科索沃戰爭北約領導的維和部隊進入科索沃以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244號決議通過後,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自1999年起移交給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管理。2008年,科索沃政府單方面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這一舉動得到108個國家(包括大多數歐盟國家和美國)的承認,但未得到塞爾維亞、俄羅斯、中國、印度、巴西、阿根廷、印度尼西亞和其他87個聯合國成員國(包括5個歐盟成員國)的承認。儘管塞爾維亞法律將科索沃視為塞爾維亞的其他所有部分一樣,並將其劃分為5個行政區,在下分為28個市鎮和一個城市,但聯合國特派團於2000年採用了新的科索沃行政區劃。這一舉動不被塞爾維亞承認,但得到自行獨立的科索沃共和國的承認。

Remove ads

市鎮和城市

Thumb
塞爾維亞的市鎮及城市區劃圖(不含科索沃內部劃分,黑線為行政區的邊界)

塞爾維亞劃分為145個市鎮(општинa / opština)和29個城市(град / grad)。這些是地方政府的基層行政單位。[2]

市鎮擁有自己的議會(每四年選舉一次)、市鎮長官、財產和預算。市鎮通常有5,000至30,000名居民。市鎮下分為社區,大致對應於鄉村地區的定居點或村莊(多個小的村莊可能組合為一個社區,而大村莊則可能波闊多個社區)。城區也可以劃分為社區。社區的職責包括市鎮議員和市民的溝通、組織與公共服務及社區議題相關的市民倡議。社區由通過半正式選舉而產生的委員會來主持,其成員基本上是志願者。社區的角色在鄉村地區更為重要。而作為市鎮中心的城區裡的社區則很多已不復存在。

城市為另外一種地方政府類型。具有「城市」地位基層行政單位通常擁有超過30,000名居民,但在其他方面與市鎮非常類似。塞爾維亞共有29個城市,每個城市有自己的議會和預算。只有城市才有市長,但在日常用語中市鎮長官也通常被稱為「市長」。城市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市轄市鎮」(градске општине / gradske opštine)。貝爾格萊德尼什波扎雷瓦茨烏日采弗拉涅這六個城市下分為多個市轄市鎮,分為城區和郊區部分。城市及其所屬市轄市鎮的職權範圍有所劃分。

行政管理區劃

行政區

行政區управни округ / upravni okrug)是中央政府權力的區劃,純粹作為行政區劃而存在。行政區內設有各種中央政府的國家機構,如教育、警察、法院等部門[1]。塞爾維亞全國除貝爾格萊德市之外劃分為29個行政區(其中5個在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貝爾格萊德市具有類似行政區的地位[5]

統計區

Thumb
塞爾維亞的統計區劃分圖(含科索沃)

統計區(статистички региони / statistički regioni)主要用於統計目的,例如塞爾維亞統計局定期發布的統計數據及人口普查數據。塞爾維亞劃分為5個統計區: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