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塞繆爾·梅里爾·伍德布里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塞繆爾·梅里爾·伍德布里奇(英語:Samuel Merrill Woodbridge,1819年4月5日—1905年6月23日)牧師是美國神職人員、神學家、作家兼大學教授。從紐約大學和新不倫瑞克神學院畢業後,伍德布里奇成為美國歸正會神職人員並宣講16年。接下來他定居新澤西州新不倫瑞克,在新不倫瑞克神學院教授教會歷史和教政體制44年,同時還為羅格斯學院(今羅格斯大學)新不倫瑞克分校教授形上學和心靈哲學七年。1883至1901年,伍德布里奇當上新不倫瑞克神學院院長兼教務長。他一生共有三部著作,還有多篇布道和講演出版,內容涵蓋基督教信仰、神學、教會歷史和教政體制等範疇。
Remove ads
生平
1819年4月5日,塞繆爾·梅里爾·伍德布里奇在馬薩諸塞州格林菲爾德出生。他的父親是神學博士西爾維斯特·伍德布里奇牧師(Rev. Sylvester Woodbridge, D.D.,1790至1863年),母親伊麗莎白·古爾德(Elizabeth Gould)於1851年去世。夫妻兩人共有六個孩子,塞繆爾排列第三。[1][2]:140據1907年《蒙西雜誌》(Munsey's Magazine)出版的族譜圖記載,伍德布里奇家族從15世紀下半葉開始代代都是神職人員,塞繆爾已是第11代[3][4],祖上最早一代神職人員是生於1493年的約翰·伍德布里奇牧師(Rev. John Woodbridge),是約翰·威克里夫的追隨者[3][4]。
伍德布里奇進入紐約大學並於1838年獲文學士學位[1],接受本科教育期間,他曾是該校只准男子進入的秘密組織歐拉學會成員,後又入選全美大學優等生榮譽協會(Phi Beta Kappa)[1]。1841年,他從新不倫瑞克神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然後當上紐約歸正教會牧師,該理事機構負責監督紐約地區所有歸正教堂[3][5]:4。同時母校紐約大學也把他的文學士學位提升成文學碩士[1]。從神學院畢業後,伍德布里奇於1841至1849年出任南布魯克林海灣嶺聯合教堂牧師,再於1849至1852年擔任格林縣柯薩奇(Coxsackie)第二歸正教堂牧師,1852至1857年又任新澤西州新不倫瑞克第二歸正教堂牧師[1][5]。

1857年12月,伍德布里奇獲委派成為新不倫瑞克兩所學府的教師,分別是新不倫瑞克神學院教會歷史和教政體制教授(1857至1901年,共任職44年),以及羅格斯學院形上學和心靈哲學教授(1857至1864年,共任職七年)[1][3][5][6]:40, 397[注 1]。兩校此時都是新教荷蘭歸正會附屬學府[7][注 2]。教會會議此舉是為了填補空缺,之前出任兩校教授職務的約翰·拉德洛牧師(Rev. John Ludlow, D.D.)於1857年9月8日去世[8]:128。在神學院任教期間,伍德布里奇還會講授田園神學、教授學和辯證神學,特別是在對應職務出缺的時候[8]:414–415[9]。
1883年,教區總會決定由「新不倫瑞克神學院最年長的在職教授出任院長,讓他負責學院的教學紀律,這些紀律由全體教師共同決定」[8]:134。伍德布里奇因此成為神學院首任院長,隨後又當上教務長直至1901年退休,這兩個職位都是如今該院院長的前身[10]。此外,他還曾於1858年獲聯合學院神學博士名譽學位,1841、1857和1883年分別獲得羅格斯學院文學碩士、神學博士和法學博士名譽學位[6]:339, 346, 362。1901年,已82歲高齡的伍德布里奇以榮休教授職位退休[1]。
伍德布里奇結過兩次婚,1845年2月他迎娶卡羅琳·卑爾根(Caroline Bergen),同年兩人的獨女卡羅琳·伍德布里奇(Caroline Woodbridge)出生。1861年卑爾根去世後,伍德布里奇於1866年12月20日續弦娶安娜·維特克·代頓(Anna Wittaker Dayton,1823–1920年)為妻,兩人育有二女,長女安娜·代頓·伍德布里奇(Anna Dayton Woodbridge)於1869年出世,次女瑪麗·伊麗莎白·伍德布里奇(Mary Elizabeth Woodbridge)在1872年誕生[1][2]:192。

1905年6月23日,塞繆爾·梅里爾·伍德布里奇在新不倫瑞克辭世,享年86歲[1],遺體葬在位於新不倫瑞克以南、北不倫瑞克鎮埃爾姆伍德公墓的伍德布里奇家族墓地[11]。據教會史學家查爾斯·愛德華·科溫(Charles Edward Corwin)記載,伍德布里奇個性很強,「能將枯燥的主題化腐朽為神奇」,「信仰非常堅定的同時又抱有慈悲心腸,即使面對那些他覺得很危險的觀點也能保持友善」[3]。
Remove ads
作品
- 1872年:《系統神學分析》(Analysis of Systematic Theology,第一版)[12]
- 1883年:《系統神學分析》(第二版)[13]
- 1895年:《教會歷史手冊》(Manual of Church History)[14]
- 1896年:《教政體制概要》(Synopsis of Church Government)[15][注 3]

伍德布里奇公開發表的各種布道、講演和論述收錄在多份報紙和期刊中,還有些集結成書,也有單獨出版的宣傳冊,這些作品包括[3]:
- 1853年:《我們政府的原則:感恩節論述》(Principles of Our Government: A Thanksgiving Discourse)[注 4]
- 1856年:《人類政府講道》(Sermon on Human Government),《新不倫瑞克弗雷多尼亞人報》(New Brunswick Fredonian)刊載[注 5]
- 1857年:《教會歷史學教授就職演說》(Inaugural Discourse as Professor of Ecclesiastical History)[注 6]
- 1857年:《家庭之上》(On the Family),《基督教情報員報》(The Christian Intelligencer)刊載[16]。
- 1865年:《聖經的力量》(Power of the Bible),《國家傳教士和鄉村講壇》(The National Preacher and Village Pulpit)刊載[17]。
- 1867年:《講演》(Address),理查德·霍洛威·斯蒂爾(Richard Holloway Steele)的《荷蘭第一歸正教會一百五十周年慶典上的歷史演說》(Historical Discourse delivered at the Celebration of the One Hundred and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First Reformed Dutch Church)收錄[18]。
- 1869年:《講演》(Address),《1869年2月25日,致北荷蘭教會百年紀念論文集》(Proceedings at the Centennial Anniversary of the Dedication of the North Dutch Church, May 25, 1869)收錄[19]。
- 1871年:《對奧爾巴尼總教會的仁愛演說》(Discourse on Benevolence given before the General Synod at Albany),《基督教情報員報》刊載[注 7]。
- 1875年:《1874年11月22日在羅格斯學院禮拜堂布道:信仰在人類生活中的真正地位》(Faith: It's True Position in the Life of Man: A Discourse, preached November 22d, 1874, in the chapel of Rutgers College)[20]。
- 1885年:《歷史神學演說》(Historical Theology: An Address),戴維·德馬雷斯特(David Demarest)著《1784–1884年:美國歸正會(前新教荷蘭歸正會)神學院一百周年》(Centennial of the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formerly the Reformed Protestant Dutch Church, 1784–1884)收錄[8]:21–44。
- 1894年:《坎貝爾博士的特點》(Characteristics of Dr. Campbell),《紀念神學博士、法學博士、羅格斯學院教務長威廉·亨利·坎貝爾牧師》(A Memorial of Rev. William Henry Campbell, D.D., LL.D., Late President of Rutgers College)收錄[21]。
- 1897年:《伍德布里奇教授的演講》(Address by Professor Woodbridge),《1857至1897年,神學博士、法學博士塞繆爾·梅里爾·伍德布里奇牧師就任新不倫瑞克荷蘭歸正會神學院教授四十周年》收錄(For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Rev. S. M. Woodbridge, D.D., LL.D., as Professor in the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the Reformed (Dutch) Church in America at New Brunswick, 1857–1897)[5]:23–38。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