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夏守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夏守恩,字君殊,北宋將領,并州榆次(今山西晉中市榆次區)人。
他的父親夏遇,曾任武騎軍校,在與契丹的戰鬥中陣亡。當時夏守恩才六歲,補授下班殿侍之職,在襄王趙元侃宮中任職,逐步升任西頭供奉官。宋真宗即位後,夏守恩經四次升遷至北作坊使,兼任普州刺史。真宗前往澶淵,夏守恩隨行,多次接受委派,承擔重要任務。他升任博州刺史,歷任龍神衛、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兼任泰州防禦使。真宗患病期間,劉皇后參與朝政,讓夏守恩統領親兵,對他十分倚重。夏守恩升任殿前都虞候,以安遠軍節度使觀察留後的身份,掌管殿前馬步軍都指揮使事務。天聖初年(1023年),夏守恩加授步軍副都指揮使,兼任威塞軍節度使,擔任永定陵總管。當時雷允恭、邢中和負責遷移宋真宗的陵墓地宮,挖掘地基時遇到泉水,土石混雜,工匠中疫病流行,工程無法完成。夏守恩將此事上報朝廷,雷允恭等人被處死。夏守恩改任河陽三城節度使,後返回原鎮任職,又歷任澶州、相州、曹州知州,兼任並代路馬步軍都總管,還擔任過天雄軍、泰寧軍、武寧軍節度使,以及真定府定州路都總管。夏守恩在所到之處,憑藉皇帝的寵信,驕橫放縱,違法亂紀。他的兒子夏元吉收受賄賂,購買物品時常不付錢。定州通判李參揭發了他們的貪贓行為,朝廷命令侍御史趙及與大名府通判李鉞審訊核實,查明事實。按照法律,夏守恩應被處死,宋仁宗下令寬恕他的死罪,將他除名,流放連州(今廣東連州)管制,最終夏守恩死在被貶之地。[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