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夏 (十六國)
五胡十六國中; 為赫連勃勃建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夏(407年—431年),史稱胡夏、赫連夏,[1]東晉十六國之一,由匈奴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於公元407年所建,國都在大部分時間都位於統萬城(今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白城子村無定河北岸)[2]。
其開國君主赫連勃勃本名劉勃勃,是匈奴鐵弗部酋長劉衛辰之子。劉衛辰因敗死於北魏,部落亦潰散,劉勃勃遂逃亡後秦,避難於世交的後秦鮮卑酋帥沒弈於處,並迎娶其女。及長成,他得到後秦皇帝姚興賞識,受提拔為將帥,並使其統領後秦境內鐵弗殘眾及雜胡萬餘戶。
407年,劉勃勃背叛後秦出走,來到高平川襲殺岳父沒弈於,奪其部眾,據其地盤,遂自立為天王,國號大夏,並改姓赫連,是為赫連勃勃。[3]
418年,赫連勃勃乘東晉權臣劉裕滅後秦班師之際,率軍偷襲留守晉軍,攻陷長安,於灞上正式稱帝,以長安為南京,留太子赫連璝鎮守,其本人則還師北京統萬。其間大興土木,營建統萬城宮闕。
424年,赫連勃勃在北京統萬城病重,意圖廢黜當時的長子太子赫連璝,改立四子赫連倫為太子。身在南京長安的赫連璝得知將被廢,遂起兵謀反,攻殺赫連倫。赫連勃勃三子赫連昌此時又領兵擊殺赫連璝,兼併其部隊後回師統萬城,赫連勃勃大喜過望,遂以赫連昌為新太子。425年,赫連勃勃病終於統萬城永安殿,赫連昌於是在永安殿繼位。
427年,北魏太武帝出兵攻陷統萬城並於428年俘虜夏國第二代君主赫連昌。赫連昌之弟赫連定隨後被擁立為君主並在430年滅亡西秦。但431年赫連定被吐谷渾俘虜,之後在432年被送往北魏處死。夏國共存在25年,歷經三代君主。[1]
夏國是五胡十六國中最晚建立的政權,其都城統萬城遺址是至今唯一保存基本完好的早期北方王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人歷史上留下的唯一都城遺址。[4]
Remove ads
歷史
赫連勃勃是匈奴右賢王去卑的後代,與前趙光文帝劉淵同族。他早年投奔叱幹部。叱幹部的領導者他斗伏打算把赫連勃勃送給北魏。他斗伏的兄子阿利聽說要送走赫連勃勃時,便飛速前去勸諫說:「鳥雀在走投無路時投入人的懷抱,尚且應該幫助免於禍難,何況赫連勃勃國破家亡,向我們歸順呢?即使容不下他,也應該由他投奔別處。現在抓起來把他送給北魏,不是仁者所為。」他斗伏怕北魏斥責,便沒有聽從,因此阿利派人半路劫走赫連勃勃,並把他送到後秦保護起來。 後秦皇帝姚興見他一表人才,很喜歡他,任命他為驍騎將軍,加任奉車都尉,讓他經常參預軍事與國政的大事,非常優待他。義熙二年,姚興任命赫連勃勃為持節、安北將軍、五原公,把三交五部鮮卑以及雜族共二萬多部落配給他,讓他鎮守朔方。
疆域及行政區劃

夏國最初占有大城(今內蒙古杭錦旗東南),之後於413年又修建統萬城作為首都。至417年後秦滅亡前,夏國占據河套至隴東與陝西北部。
夏國的地方行政主要分為州、城(縣)兩級。[6]有史可考的有幽、朔、秦、北秦、雍、並、梁、豫、荊九州。[7]文獻記載最多的只有幽州。[8]
君主列表
Remove ads
世系圖
延伸閱讀
[編]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十六國春秋·卷十六·夏錄》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