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外餘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外餘割
Remove ads

外餘割excosecant[1][2])又稱餘外割coexsecant[3][4][5])是一種可以根據餘割定義的三角函數,現很少使用。 其符號通常表示為[6]。 其函數值餘割函數少1,換句話說,其與餘割的關係可以用下列等式表達:[2]

外餘割
Thumb
性質
奇偶性 非奇非偶
定義域
到達域
周期
(360°)
特定值
當x=0
當x=+∞ N/A
當x=-∞ N/A
最大值 +∞
最小值 -∞
其他性質
漸近線
x=180°k

臨界點
180°k-90°
k是一個整數

單位圓上,外餘割位於餘割線上單位圓的外側,因此稱為外餘割。此外,外餘割也有exterior cosecant[7]、external cosecant[8]、outward cosecant和outer cosecant等稱呼。在數學表達式中,外餘割除了表示為之外,在不同文獻中,外餘割也有[9][4][5][1][2][10]等表示方式。

外餘割曾被用來描述費米子動能[11][12]

Remove ads

定義

Thumb
單位圓上表示的三角函數

單位圓上,角的外餘割可以定義為,在y軸上,從單位圓圓周沿y軸到「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點的切線」的長度。由於從角的頂點沿y軸到「角的終邊與單位圓交點的切線」的長度為餘割,因此餘割與外餘割相差1,即外餘割為餘割扣掉單位圓半徑

外餘割也可以定義為:

Remove ads

歷史

直到20世紀80年代,外餘割函數與外正割函數都在數個有高精度計算需求的領域中有著重要的作用。[13][14]由於在角度接近(90度)時,餘割函數的值會接近於1,引此使用上述公式來計算外餘割的話,會在這些角度的函數值上出現嚴重的災難性抵消或數值誤差。因此這時對餘割函數表的精確度要求將非常高,而若定義了外餘割函數,則使用外餘割函數的函數表則能一定程度上的避免上述問題。但後來隨著計算機和電腦的發展與廣泛使用,因此外餘割函數的需求已經逐漸變的不明顯,因此現在只有非常少數的情況會使用到外餘割函數。[13]

外餘割的術語coexsecant[3]和coexsec[15]早在1880年就已經有文獻使用了[15][3],而自1909年開始,外餘割在文獻中則是使用excosecant[1]。該函數也被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用來描述費米子動能[11][12]

Remove ads

計算

在早期電腦不普遍的時候,外餘割函數的計算若使用公式來計算的話,會在角度接近(90度)及其同界角時出現嚴重的災難性抵消或數值誤差。因此若要更精確地計算外餘割函數的話,需要使用以下等式:[8]

但在電腦不普遍的的時代,要做這些乘法運算非常耗時,因此專用於外餘割函數的函數表就會變得很有用。

恆等式

導數

Remove ads

積分

Remove ads

與其他三角函數的關係

[12]
Remove ads

反外餘割

Thumb
外餘割的反函數

反外餘割(arcexcosecant)是外餘割的反函數。符號通常會表示為arcexcosecarcexcsc[1]aexcscaexcarccoexsecantarccoexsecexcsc−1。其定義為: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