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倫多─丹佛聯邦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多倫多─丹佛選區(英語:Toronto—Danforth),前稱百樂滙─堅活選區(英語:Broadview—Greenwood),是一個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聯邦選區,位於多倫多市中心以東,1979年聯邦大選首度選出加拿大眾議院議員。
此選區傳統傾向左翼政治,歷來主要為加拿大自由黨和加拿大新民主黨之爭。此區成立首九年由新民主黨代表,1988年聯邦大選則由自由黨候選人鄧立銘勝出。此後自由黨長期支配聯邦政壇期間,鄧立銘亦一直在此連任,直至2004年聯邦大選被新民主黨的林頓擊敗為止。林頓代表此區至2011年他去世為止,後由同屬新民主黨的施國亮於2012年勝出此議席補選。自由黨的戴寶仙則於2015年聯邦大選擊敗施國亮,代表此區至今。
多倫多─丹佛選區種族多元,覆蓋希臘城、芝蘭印度街和東區華埠等社區,在眾多倫多選區中希臘裔居民比例最高(7.3%)[2]。
Remove ads
歷史
此區於1976年以百樂滙─堅活選區之名設立,由百樂滙、約克東和堅活三個選區分拆重組而成,當時南界為皇后街,西界為當河。東界和北界則如下:從皇后街和鍾士路(Jones Avenue)夾角起,沿鍾士路往北延至芝蘭東街、沿芝蘭東街往東延至堅活路、沿堅活路往北延至奧干拿徑、沿奧干拿徑往西延至當妙斯道、再沿當妙斯道往北延至當河。
1987年此區界線有所調整,西界仍為當河,南界改為安大略湖,東界和北界則如下:從安大略湖起沿里斯利街往北延至皇后東街、沿皇后東街往東延至堅活路、沿堅活路往北延至丹佛路、沿丹佛路往東延至覺士維路、沿覺士維路往北延至泰萊溪(Taylor Creek)、再沿泰萊溪和當河東分支往西延至當河。
1996年此區界線改為以下描述:從安大略湖起沿里斯利街往北延至皇后東街、沿皇后東街往東延至堅活路、沿堅活路往北延至芝蘭東街、沿芝蘭東街往東延至覺士維路、沿覺士維路往北延至泰萊溪、沿泰萊溪、當河東分支和當河往西延至苗活道(Millwood Road)、沿苗活道往西北延至加拿大太平洋鐵路路軌、沿該路軌和多倫多市東界往西南延至當河、再沿當河往南延至多倫多港。
此區於2000年在其議員鄧立銘建議下改稱多倫多─丹佛選區並沿用之今。2003年此區界線改為以下描述:南界為安大略湖、東界為覺士維路、北界為泰萊溪和當河東分支、西界則為當河。2023年此區界線稍作修改,議會街(Parliament Street)及其南延直線以東、和嘉甸拿高速公路以南原屬士巴丹拿—港灣選區的地域改歸此區。
Remove ads
眾議院議員
選舉結果
Remove ads
2021年聯邦大選若按照此選區2023年界線進行的話,各政黨所獲取的票數如下[7]:
Remove ads
Remove ads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