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多尼爾

德國飛機製造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尼爾
Remove ads

多尼爾飛機製造公司(德語:Dornier Flugzeugwerke,或譯道尼爾)是一家德國飛機公司,1914年由克勞德·多尼爾英語Claude Dornier腓特烈港創立。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該公司在軍機和民機領域均開發了大量機型。

事实速览 多尼爾飛機製造公司, 公司類型 ...

歷史

Thumb
羅阿爾·阿蒙森首次嘗試到達北極點時駕駛的是多尼爾「鯨魚」。
Thumb
多尼爾Do X:當時最大、最重的飛機
Thumb
多尼爾Do 17 「飛行鉛筆」轟炸機

1914年,憑藉飛艇聞名於世的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召見了其下屬,年輕的工程師克勞德・多尼爾。伯爵意識到飛艇無法滿足人們的所有需求,於是委託多尼爾研發大型全金屬飛機,並為此在博登湖畔的腓特烈港成立了一家工廠。1918年德國戰敗時,多尼爾已被任命為齊柏林林道工廠的總經理,該工廠於1919年更名為多尼爾金屬結構有限公司。[1]1923年腓特烈港飛機製造廠破產時,多尼爾接管了其在魏恩加滕瓦爾訥明德的生產設施,以及位於曼策爾的原齊柏林飛艇廠房。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多尼爾公司因其大型全金屬水上飛機和客機而廣為人知。多尼爾Do J「鯨魚」英語Dornier Do J Wal執行了多次載入史冊的長途飛行[1],而多尼爾Do X則創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最重水上飛機的紀錄[2]。多尼爾在此期間也研發了多款成功的客機,如「彗星」英語Dornier Komet和「水星」,它們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初於漢莎航空和其他歐洲航空公司均有運營。[3][4]由於《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飛機製造商的限制,多尼爾在此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德國境外製造飛機:包括阿爾滕萊茵瑞士(距離齊柏林的林道(博登湖)工廠12公里)。授權生產多尼爾產品的外國工廠包括意大利CMASA比亞喬西班牙CASA英語CASA (aircraft manufacturer)日本川崎荷蘭Aviolanda英語Aviolanda納粹政府上台後不再遵守《凡爾賽條約》的限制,多尼爾恢復了在德國的生產。[3]

Thumb
多尼爾 Do 28 D-2「天空僕人」
Thumb
多尼爾Do 31
Thumb
英國國防技術公司「QinetiQ」的達索-布雷蓋/多尼爾阿爾法噴氣飛機

Do J「鯨魚」系列的成功促進了衍生產品和更先進的後繼產品的開發,例如Do 18和Do 24,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德國空軍等多支武裝部隊中服役。[5]

多尼爾在二戰前設計的最重要的軍用飛機是Do 17,綽號「飛行鉛筆」。它於1934年11月23日首飛[6],最初被設計為漢莎航空的郵政機,但由於機身細長(飛行鉛筆因此得名)不具備商業可行性而被放棄。[7][8]多尼爾隨後將其進一步發展為軍用飛機。第一架作為轟炸機的原型機於1935年首飛。1937年西班牙內戰期間在德國禿鷹軍團服役。[9][10]德國隨後繼續生產Do 17並發展了多個子型號。[9][11]作為一款中型轟炸機,它在二戰初期投入服役,尤其活躍於不列顛空戰期間。後來,它被改裝為夜間戰鬥機,以對抗英國皇家空軍的轟炸機攻勢。多尼爾以Do 17為基礎,研發出了外觀相似的Do 217轟炸機,但其體型更大且各方面設計均有顯著提高。[12]多尼爾還研製出了戰時速度最快的活塞戰鬥機——雙引擎的Do 335,但因問世太晚而未能投入實戰。[13]

二戰後,德國被再次禁止進行飛機生產,多尼爾公司遷至西班牙,隨後遷至瑞士,從事航空諮詢服務,直至1954年返回德國。戰後,多尼爾憑藉短距起降多用途飛機Do 27英語Dornier Do 27Do 28英語Dornier Do 28的成功,重新確立其地位。[14]Do 27英語Dornier Do 27是二戰後德國第一款批量生產的飛機。[2]1974年,多尼爾與法國飛機製造商達索-布雷蓋合資研發阿爾法噴氣教練機[15]

1983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獲得多尼爾228的生產許可,並開始為亞洲市場生產該型飛機。截至2013年,HAL共生產了117架多尼爾228,並計劃在2013-14年再生產20架。[16]在此期間,普什平達·辛格·喬普拉英語Pushpindar Singh Chopra擔任多尼爾在印度的代理商。[17]

1985年,多尼爾加入戴姆勒-奔馳集團,其航空領域的資產與母公司整合。在這一交易中,林道爾·多尼爾有限公司英語Lindauer Dornier被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家獨立的家族企業,專注於紡織機械的設計與製造。[18]

1996年,費爾柴爾德飛機公司收購了多尼爾飛機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成立了費爾柴爾德-多尼爾公司。該公司於2002年初破產。[19]其328型噴氣式飛機的生產業務被美國公司AvCraft英語AvCraft Technical Services收購。多尼爾228的生產業務被瑞士製造商RUAG英語RUAG接管,後者於2020年將其出售給通用原子[20]

醫療技術部門被出售給一家投資公司,現更名為多尼爾醫療科技。多尼爾醫療科技生產醫療設備,例如用於治療腎結石的Dornier S碎石機等。該公司還生產適用於多種應用場景的激光設備。[21]

Remove ads

多尼爾水上飛機公司

多尼爾家族擁有一家水上飛機公司,及一個項目——多尼爾「海星」英語Dornier Seastar。這是一款以渦輪螺旋槳為動力的水陸兩棲飛機,主要採用複合材料製造。該機型最初由小克勞迪烏斯・多尼爾研發,後來其子康拉多創立多尼爾海翼公司(Dornier Seawings)繼續推進該項目。2013年11月,該公司與無錫市交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簡稱「DS China」,原名:海翼飛機(江蘇)有限公司),繼續推進海星水陸兩用飛機的生產。[4]

多尼爾技術公司

克勞德的孫子愛倫·多尼爾德語Iren Dornier於1996年成立了多尼爾技術公司(Dornier Technologie),主要生產多尼爾S-Ray 007英語Dornier S-Ray 007雙座水陸兩棲飛機。該機於2007年7月14日在腓特烈港機場首飛。[22]

多尼爾暗弱天體相機

Thumb
執行STS-109航天飛機任務的NASA宇航員在艙外活動期間移除FOC

多尼爾股份有限公司為哈伯太空望遠鏡製造了暗天體照相機(FOC),該相機於1990年至2002年間投入使用。該裝置由歐洲太空總署資助,由兩個完整獨立的相機系統組成,旨在提供超過0.05角秒的極高分辨率。該相機用於觀測波長在115至650納米範圍內的極微弱紫外線。[23]它是哈勃望遠鏡上最後一個原始儀器,2002年被先進巡天照相機取代。[24]

無人機項目

20世紀80年代曾研發反雷達無人機。[25] [26]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