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度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度路,是臺北市北投區的一條重要道路,創始於磺港溪邊大業路口(土地公埔),終於關渡中央北路四段路口(新北台北市界)連至民權路,是全長約3公里的直線道路,為連絡新北市淡水區、三芝區與台北市市中心之間的交通要道之一,屬於省道台2乙線的一部分,原稱仙渡路(八仙至關渡),為取代中央北路的交通功能而興建。整條路門牌號碼共分三段,路面寬敞,有機車道。此路位於關渡平原上,兩旁房屋稀少,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是臺北市境內極難見到的。道路兩側多為內政部所劃定之農業區和綠地用地,此外也有保存區、自來水事業用地、河川區、科技工業區、抽水站用地、國中用地、電力設施用地、交通用地、保護區、保護區人行步道用地、第二種工業區、第三之二種住宅區[1]。

Remove ads
歷史
大度路為連接臺北市與關渡、淡水重要幹道,1979 年因應道路運量日增之需求,開始拓寬該路段,將路基墊高約兩公尺,並把路面擴寬約 60 公尺,拓寬工程於 1984 年 4 月全部完工[2],路段全長 3765 公尺,1986 年 5 月起將此段道路行車速度提升至時速 70 公里[3]。
- 飆車
由於大度路全新完工之後,路段長寬敞筆直,1986 年 6 月週末假日夜晚,開始吸引飆車族群聚大度路蛇行競技,賭命飛車並吸引數千人圍觀[4],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緊急調動大批警車以優勢警力追逐取締,也研擬對策考慮假期深夜暫時封閉道路,但最終成效不彰,由於週末飆車競速持續兩年之久且造成數十人死亡,臺北市政府為遏止飆車歪風,使警察便於取締飆車活動,於 1988 年 8 月施工將大度路分隔為快慢車道[5],這項措施終於有效遏阻飆車活動。
沿途地標及設施
因大度路兩側為關渡平原,地勢平坦廣大,故有許多不同於他地的面貌。
(由東至西)
交通
沿途節點道路
大度路雖然長,但是因地處於關渡平原,故對外分支的道路並不多。其中包含立德路、立功街、關渡路、知行路、聖景路和以下的區域道路:怡和巷、中央北路二段257巷。
怡和巷,為大度路之分支,為少數位於台北市有特定名稱的巷弄。巷內分兩個弄(3,4弄),地處內政部所規定之農業區,有約58家住戶於此路段。可通至大業路65巷至法鼓山農禪寺。
此二巷弄為大度路一段和二段之節點。中央北路二段257巷沿途經過豐年裡、大同里和八仙里。因可以在平坦的平原之間觀看農田、大屯山及太陽昇落,故時常吸引遊客前往。而承德路七段401巷620弄因土地寬廣,有許多汽車保養廠駐於此。到底可至關渡水岸腳踏車道基隆河河堤。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