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林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林洞(韓語:대림동)是首爾永登浦區的一個法定洞。2010年代後,此地區實際上已經超過仁川唐人街成為韓國最大的唐人街。大林洞的主要民族為朝鮮族(包括韓國本地人以及中國移民)、漢族、回族和藏族等,通用韓語和漢語普通話。使用韓國標準時間與北京時間(僅中國移民使用),主要流通貨幣為韓元與人民幣,且距離朝韓非軍事區(三八線)有40多公里,也是最靠近前線的唐人街。大林洞曾經以畜牧業而聞名。人口為48,661。
Remove ads
概述
大林洞的名字來源於新大方洞中的「大」字和新道林洞中的「林」字。「大林」這個名字與過去是否存在森林無關。事實上,如今大林洞一帶曾是道林川沿岸的草原和牧場。
朝鮮王朝時期,大林洞隸屬於京畿道衿川縣上北面元地木里。1795年,大林洞隸屬於始興縣;1895年,大林洞隸屬於仁川府始興郡。1896年,全國改制為13道339郡[1],分為五級。大林洞最初隸屬於京畿道始興郡,在京畿道38個郡中排名第四。[2]
1914年,朝鮮日治時期,日本人擅自合併道郡,[3]將其劃定為京畿道始興郡北面道林里。1936年,道林里的一部分被劃入京城府,剩餘區域成為京畿道始興郡東面道林里。[4]
1949年,隨着首爾行政區的擴大,道林里被劃歸首爾特別市,並成為永登浦區的一部分,成立新道林洞。[5],隨着1955年行政洞制的實施,大林洞被設立為行政洞,管轄新道林洞和新大方洞。此後,1980年設立九老區,並頒布了[6],隨後洞的名稱和區劃也隨之確定。當時法定洞新道林洞中剩餘的永登浦區(即道林川以北地區)地區被指定為法定洞大林洞[7]並延續至今。 [8]
二十一世紀零零年代,中國移民開始涉足大林洞,這波中國移民到來並建立唐人街,即「小威海」或「小延吉」。這些移民說普通話、朝鮮語和其它方言,之後幾十年間,大林洞華裔人口更加多樣化,不同省份的人蜂擁,進入華埠。
Remove ads
歷史
- 印伐樓縣,三國時期
- 古陽縣,統一新羅時期
- 金珠縣,高麗王朝時期
- 朝鮮早期京畿道金川縣上北面時期
- 朝鮮王朝後期,京畿道始興縣上北面元地木里
- 京畿道始興郡北面道林里,1914年
- 京畿道始興郡東面道林里,1936年
- 1949年首爾市永登浦區新道林里(併入首爾市)
- 1950年首爾市永登浦區新道林洞
- 1955年大林洞設立為行政洞(轄屬新道林洞和新大方洞)
- 1980年新道林洞道林川以北地區被劃分為兩個區,法定洞名為大林洞。
教育
- 首爾新永初等學校
- 首爾道新初等學校
- 首爾永林初等學校
- 首爾新大林初等學校
- 首爾大東初等學校
- 大林中學校
- 永南中學校
交通
圖冊
-
韓華報業集團新華報社
-
延吉羊肉串
腳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