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洋鳥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洋鳥屬(學名:Enaliornis)是黃昏鳥目的一個屬,生存於晚阿爾布期至早森諾曼期,是該類群已知最古老的成員[2]。化石發現於英國劍橋附近。因缺少某些黃昏鳥目的共有衍征,大洋鳥被看作更加「傳統」的鳥類,最初被歸入潛鳥目[3]。
Remove ads
描述
基於已知遺骸尚無法確定該屬是否像其它黃昏鳥目一樣有牙齒,但該屬被認為不具有發育良好的翅膀[4]。像其它黃昏鳥目一樣,該屬游泳用的腳可能呈葉狀而非蹼狀[5]。
分類
大洋鳥屬原由絲萊於1866年命名為海鳥屬(Pelagornis),但此名已被一種與鵜鶘近緣的中新世海鳥占用。已描述三個物種:小型的塞氏大洋鳥(Enaliornis sedgwicki)、中型的絲氏大洋鳥(Enaliornis seeleyi)及大型的巴氏大洋鳥(Enaliornis barretti)。其中最大者尺寸近似一隻大號的鴿子[4]。三個種被歸入自己的大洋鳥科(Enaliornithidae)。美國巴克溪晚白堊世蘭斯組發現的河流鳥推測屬於黃昏鳥目,也可能與該類群近緣。
2015年,一項物種水平的系統發育分析發現黃昏鳥目之間存在以下關係[6]。
黃昏鳥目 Hesperornithes |
| |||||||||||||||||||||||||||||||||||||||||||||||||||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