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理叢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理丛书
Remove ads

大理叢書》是一套關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歷史、文化的大型書籍,由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主持編寫,楊世鈺、趙寅松主編,分《金石篇》《大藏經篇》《藝術篇》《方志篇》《建築篇》《考古文物篇》《本主篇》《族譜篇》《史籍篇》《白語篇》10篇,除《藝術篇》外的9篇已於1993年至2015年陸續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雲南民族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9篇共63卷、7,000餘萬字。[1][2][3]

Thumb
西南交大圖書館藏《大理叢書》

編寫歷程

1988年秋,在白族學者張子齋馬曜楊明王雲雲南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楊世鈺、副館長李鵬翔,北京圖書館副館長徐自強,敦煌研究室主任黃振華等人聯合倡導編纂《大理叢書》,當時計劃分10篇共100冊出版。楊世鈺任總主編,編委會由大理、昆明兩地學者組成,工作室設於雲師大圖書館及大理師專圖書館內。著名學者費孝通季羨林任繼愈王希季出任叢書顧問,楚圖南題寫書名。1993年12月,首篇《金石篇》10卷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行。但因各種原因,此後《大理叢書》的編纂工作陷入停頓,已收集到的經卷、方志、族譜暫存於雲師大圖書館。2001年,在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建立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後,州政府決定重啟《大理叢書》的編寫,由州白族文化研究所主持。重啟編寫工作後,《本主篇》上下卷於2004年由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其餘各篇也陸續出版發行。[4][5][6]

內容

更多信息 名稱, 卷數 ...
Remove ads

價值

《大理叢書》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金石篇》中收錄的不少碑刻原碑已毀,僅存孤本拓片,《族譜篇》中多數族譜為私家收藏,《建築篇》《白語篇》中的許多資料隨時間流逝將難以收集。《大理叢書》收錄的大量資料珍藏於各地圖書館、檔案館等各種收藏單位,保存分散且一般人難以查閱,叢書的出版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5][14][2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