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眼裸頜鱸

石鲈科裸颌鲈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眼裸颌鲈
Remove ads

大眼裸頜鱸笛鯛目石鱸科裸頜鱸屬的一種魚類,分布於西非沿岸水域。

事实速览 大眼裸頜鱸,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外貌描述

大眼裸頜鱸身體為長方形,體型略扁,大眼睛較大,鼻子短於眼直徑。其嘴大而突出。該種魚背鰭深凹陷,有10-13根棘刺,其中第 3 根(部分個體中亦包括第4根)最長。臀鰭有3根棘刺和9-10條軟條,少數個體上只有8條。其尾鰭深陷。背部為橄欖色,側面和腹部為銀色至白色。鰓蓋上緣有黑色斑點,背鰭基部常有小黑點。 [4]該物種的最大總長為30厘米, 但平均體長為23厘米。 [2]

物種分布

大眼裸頜鱸分布於非洲西海岸,自摩洛哥到安哥拉的大西洋水域,最常見於塞內加爾南部水域。 [1]

生態

大眼裸頜鱸常見於10-150米水深處 [1]。該魚常見於沙泥基質的海域,在夜間沿着會沿上升流至水面附近捕食。其主要獵物為小魚和無脊椎動物。[5]該物種可能全年產卵。雄魚在 8 個月大,而雌魚則在 12 個月大時性成熟。該魚很可能有兩個與上升流的時間一致的產卵高峰期。[1]

物種命名

法國生物學家阿希爾·瓦朗西安納於1832年首次描述大眼裸頜鱸,模式產地塞內加爾戈雷島。該屬裸頜鱸屬為單型屬,屬名來自於拉丁語brachy(短的)和deuterus(第二)二詞的結合,意指背鰭中部幾乎將其與後半部分分隔開的下凹。其種加詞auritus含義為「耳朵」,喻指該魚的鰓蓋形狀。[6] </ref>

經濟利用

大眼裸頜鱸在西非的許多地區為重要的經濟魚類,[1],尤其是加納科特迪瓦。漁民使用底拖網、刺網、固定網和推式圍網捕獲該種魚後作為鮮魚出售或是熏制後加工成魚粉。[4] 此外,亦可將該魚的肉同木薯混合製作餅乾。[1]

種群現狀

大眼裸頜鱸在加蓬幾內亞灣沿岸國家海域均有極其龐大的種群,是最常見的漁獲之一[7]。然而,目前大眼裸頜鱸已在許多國家出現明顯的種群衰退。有研究估計加納貝寧多哥的大眼裸頜鱸數量已減少超過50%,在喀麥隆、尼日利亞、聖多美赤道幾內亞也有所減少。[1]

文獻索引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