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絹斑蝶
一种蝴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絹斑蝶(學名:Parantica sita)是斑蝶亞科中的一物種,在台灣又名青斑蝶,是一種大型斑蝶。
Remove ads
分佈
特徵
本種為中大型斑蝶,雌雄外型相似,二型性不明顯。全身以黑褐色為主,頭、胸、足具白色斑點與線紋。腹部背側黑褐或紅褐色,雄蝶腹面灰色帶白環,雌蝶則為白色。
前翅長48-62 mm,呈三角形,翅端突出;後翅扇形。前翅背面黑褐色,後翅背面紅褐色,翅面具光澤,分布藍白或淡青白色半透明斑紋,前翅基部斑塊大,外側斑點較小;後翅內側有青白色斑,外側斑點不明顯,中室常見紅褐色叉狀細紋。翅腹面斑紋與背面相似,但底色較淺,前翅翅端偏紅褐,後翅外緣有兩列灰白色小斑點。
雄蝶後翅臀區具黑色性標,由特化鱗片構成;前足跗節癒合、匕狀、有毛。雌蝶無性標,前足跗節分節並具爪。緣毛黑白相間。[1]
習性

棲習於中、低海拔山區。每年9月左右產卵,次年4月左右羽化成蟲。幼蟲食草為蘿摩科植物。在東南亞、中國南部、台灣北部、琉球群島、日本之間會進行長途遷徙[2]。
2011年12月31日,大埔環保會在香港深水灣發現由日本和歌山縣遷移到來的大絹斑蝶,該蝴蝶共用了83日飛越2500公里的東海,是繼帝王斑蝶的紀錄後,全球第二最遠的蝴蝶飛行路線。[2][3]

維基新聞中的相關報導:大絹斑蝶飛越千里從日本抵港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