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谷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谷家
Remove ads

大谷家淨土真宗本願寺世襲繼承的法主( 門主 [1] /門首[2] ) 的家號。在明治時代苗字必稱令後,大谷成為姓氏,以親鸞為家祖。大谷光尊(明如)之後的淨土真宗本願寺派門主、大谷光勝(嚴如)之後的真宗大谷派門首及其一族,以此為姓氏。本願寺於慶長7年(1602年)分立,通稱「西本願寺」與「東本願寺」。因此有西本願寺系的大谷家和東本願寺系的大谷家。明治維新後,東、西兩家都被列為華族,成為伯爵家。

事实速览 大谷家, 本姓 ...
Remove ads

家紋

家紋方面,明治時代以後西本願寺大谷家自明治時代以來主要使用西六條八藤和西六條藤(下藤),東本願寺大谷家則主要使用東六條八藤和本願寺抱牡丹紋。

西本願寺大谷家

東本願寺大谷家

明治時代之前的家號

Thumb
大谷——本願寺山號

大谷姓來源於後述位於京都東山知恩院北門大谷之地的親鸞陵墓。大谷使用了「豅」字(意為「長谷」,可解釋為「大谷」或「長谷」),本願寺後來也採用了「豅山」(大谷山)的山號。 令和5年(2023年)西本願寺去掉了「豅」字,改名為龍谷山本願寺。龍谷大學之名也源於此。

本願寺在戰國時代由於一向一揆的擴大,擁有與戰國大名相抗衡的勢力,因此也被列為戰國大名之一,法主的法名和諱被冠以「本願寺」的「本願寺顯如」、「本願寺光佐」是文書中為表示「本願寺法主〇〇」署名,本願寺法主(門主)的家系從未以本願寺作為家名或姓氏稱「本願寺氏」。他們以「釋」作為佛弟子的姓氏。僧侶的名前加上住寺的名稱,是為了區別同名人,例如淨影寺慧遠

歴史

親鸞的小女兒覺信尼弘長2年(1262年)為親鸞送終,遺體被收藏在京都東山鳥部野北邊的「大谷」。文永9年(1272年)改葬吉水的北邊(現在的知恩院塔頭崇泰院),建立受東國門徒尊崇的「大谷廟堂」,覺信尼的長子覺惠擔任「留守職」負責管理。大谷廟堂吸引了諸國門徒的參拜和捐贈,之後覺惠之子覺如與同父異母的弟弟唯善圍繞「留守職」問題發生爭執,最後覺如取得勝利,確立了自己家族世襲「留守職。正和元年(1312年),覺如將廟堂寺院化,成立大谷本願寺。元弘元年/元德3年(1331年),覺如撰《口傳抄》,表明「三代傳持的血脈」,主張法燈繼承,自稱本願寺第3代。

此後,覺如的子孫繼承的本願寺教團逐漸形成,在室町時代的第5代綽如時期傳至北陸地方。到第7代存如時代,在加賀能登越前近江等地形成了本願寺教團。但是,與親鸞死後致力於教團形成的其他淨土真宗系統相比,教團形成起步較晚,室町時代前期的本願寺被認為是青蓮院末寺,據說大谷家也憑藉與日野家(親鸞的本家)的淵源,成為九條家的家司。

15世紀後期,在本願寺派第八代蓮如的努力下教團傳遍日本。但由於比叡山的鎮壓,大谷本願寺在寬正6年(1465年)被破壞。蓮如去了越前的吉崎(吉崎御坊),接着去了京都郊外的山科(山科本願寺)。加賀在蓮如的勢力擴張背景下,於長享2年(1488年)爆發加賀一向一揆,加賀的本願寺教團驅逐守護富樫氏,出現「百姓治國」的狀況,持續至天正8年(1580年),約百年由淨土真宗門徒進行治理。

16世紀,在戰國動亂中,本願寺教團以零散的農民地侍、土豪等武士階層組織在日本各地活動,但山科本願寺在天文法華之亂遭受戰爭。第10代證如移居攝津西成郡(現在的大坂府大坂市)蓮如開設的石山御坊,為石山本願寺

石山本願寺位於上町台地北端的山頂,控制着淀川河口的交通要地大坂,證如與諸大名、室町幕府、朝廷關係緊密,本願寺的勢力基礎穩定下來。另一方面,證如時代末期開始,以北陸為首的地方本願寺教團中,也出現了脫離本願寺的統制而獨立的情況。

證如之子第11世顯如時,已成為事實上獨立大名的本願寺教團進入畿內,與企圖從宗教勢力手中奪取領地權並確立統一支配的織田信長對立。從元龜元年(1570年)開始持續10年的本願寺與織田氏的抗爭,也就是石山合戰,是由守在已要塞化的石山本願寺的顯如等人和在各地展開抵抗織田氏運動的本願寺門徒聯手形成的。寺院占據優勢,令信長大為苦惱。天正2年(1574年),伊勢國長島的願證寺被織田氏所滅,天正3年(1575年),越前一向一揆被消滅,各地的抵抗減弱,天正6年(1578年)。在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中,與本願寺同盟的毛利氏水軍被織田水軍擊敗。本願寺的同盟屢屢戰敗,而本願寺依然在雜賀眾的支援下保持強勢,但逐漸被孤立,天正8年,由於正親町天皇的敕命而最終屈服於信長,退出石山御坊失去領地權。

本願寺分裂後

此時,長子教如主張違背顯如的意願繼續抵抗。天正20年/文祿元年(1592年)顯如圓寂,教如即位,但由於豐臣秀吉的意向,教如在翌年文祿2年(1593年)隱退,由三子准如接任。但是,教如繼續教化活動,支持他的末寺也很多,慶長7年(1602年),德川家康將教如的寺地賜予六條烏丸,本願寺分立。此後,本願寺教團分裂為東、西兩派。

親鸞是堂上家公家)日野有范之子,繼承了日野廣綱(覺惠的父親)血統的東、西兩大谷家當主,有代代成為有力公家猶子的習慣,代代都繼續與公家通婚,母系也向公家化發展。明治維新後,兩大谷家被列為華族,都被授予伯爵爵位。其他世襲門跡家和神道系的世襲宮司國造家則被授予男爵,這是破格的待遇。

東本願寺騷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谷派內部圍繞東本願寺和宗門的存在方式等問題而爆發了內部衝突,截至令和5年(2023年),東大谷家族仍然處於分裂狀態。

與皇室、貴族的關係

近代大谷家族與皇室/貴族公家 )通婚例。

浄土真宗本願寺派
真宗大谷派
浄土真宗東本願寺派
  • 光紹(第25世) - 貴代子(真宗誠照寺派28世二條秀淳長女)

系圖

實線表示親生子女,虛線(垂直)表示收養子女,虛線(水平)表示婚姻關係。
日野家
藤原有信
日野有信
日野實光藤原宗光
日野宗光
日野資長
〈日野家嫡流〉
藤原經尹[3]
日野經尹
藤原範綱[4][3]
(日野範綱)
藤原宗業[3]
(日野宗業)
藤原有範[3]
日野有範
(九條兼實之女)[5]宗祖親鸞惠信尼[6]尋有兼有有意行兼藤原信綱
(日野信綱)
印信[7]
(範意)
益方入道有房
(道性)
慈信房善鸞[8]信連房明信小黒女房高野禪尼小野宮禪念覚信尼藤原廣綱
(日野廣綱)
如覚
<真宗誠照寺派>
2代如信唯善光玉尼[9][10]覚惠
良覚
3代覚如
秀覚
從覚存覚
真宗木邊派
秀雲
4代善如綱嚴/慈觀
秀應
5代綽如慈達
秀慶
6代巧如慈賢
秀榮
7代存如
秀意
8代蓮如
秀盛
蓮乗蓮綱9代實如蓮淳蓮誓蓮悟實悟順如實順
〈顕証寺〉
秀顕
圓如慶壽院實惠
〈願証寺〉
實淳
〈顕証寺〉
實真
10代証如証惠証淳
11代顕如証意証榮顕淳
東12代教如
東本願寺
顕尊[11]西12代准如
西本願寺
顕忍准誓
13代宣如13代良如准教
14代琢如14代寂如寂圓[12]寂淳寂壽尼
15代常如16代一如九條兼晴
17代真如一圓15代住如[13]16代湛如[14]17代法如[15]
19代乗如18代從如18代文如法真
〈顕証寺〉
20代達如19代本如文淳近松攝真
21代大谷光勝
嚴如[16]
〈東大谷家〉
和子[17]20代廣如[18]近松澤潤近松澤含
22代大谷光瑩
現如
21代大谷光尊
明如
〈西大谷家〉
近松尊定
23代大谷光演
彰如
章子[19]大谷瑩潤22代大谷光瑞
鏡如
大谷光明
浄如
九條武子大谷尊由木邊孝慈[20]
真宗木邊派
24代大谷光暢
闡如
智子[21]大谷暢慶大谷演慧
闡教[22]
23代大谷光照
勝如
木邊宣慈
26代大谷暢裕
修如
24代大谷光真
即如
二條秀淳
<真宗誠照寺派>
弘子木邊圓慈
25代大谷光道
秀如
<真宗東派>
25代大谷暢順
經如
<大谷本願寺派>
25代大谷暢顯
淨如
大谷裕[23]25代大谷光淳
専如
木邊顯慈
大谷光輪
樂如
25代大谷光紹
興如
<東本願寺派>
貴代子
26代大谷光見
聞如
大谷紹爾
Remove ads

腳註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