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龍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龍鰧
Remove ads

大龍鰧學名Trachinus draco)是條鰭魚綱鱸形目龍鰧科龍鰧屬一個。為大西洋東北部歐洲北非的魚類。[3][4]

事实速览 大龍鰧,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命名

本魚由瑞典生物學家卡爾·林奈於1758年命名,為龍鰧屬模式物種[3]

種小名draco」(希臘語δράκων羅馬化drákōn)意為「」、「」,因其有毒刺而得名。[3]

分布

本魚分布於大西洋東部,從地中海到黑海,從歐洲挪威到北非摩洛哥馬德拉群島加納利群島。酉非的毛利塔尼亞也有出沒報告。[3]所在國包括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丹麥埃及法國喬治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根西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澤西黎巴嫩利比亞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納哥蒙特內哥羅摩洛哥荷蘭挪威葡萄牙馬德拉群島)、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瑞典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突尼西亞土耳其烏克蘭英國西撒哈拉[1]

本魚為溫帶魚種,分布範圍從北緯66度到北緯27度、西經19度到東經42度。本魚為底棲魚,棲息深度1到150公尺,通常在1到30公尺之間。[3]

形態

本魚為中型魚,體長可達53公分,通常在25公分左右,有記錄最重1.9公斤。本魚體形延長。長度6倍於高度,其體色上部泛綠,有黃白色斜紋,兩眼前面各有2-3枚小刺。鱗片上有暗色斑紋,前背鰭為黑色具有毒刺。 [3]

生態

本魚棲息深度從數公尺到150公尺不等,棲息於沙質、泥質或砂礫質的海底,會隱身於泥沙中,僅雙眼及背鰭第一枚棘外露,每到晚上就會出來游動,並且浮游。通常是夜行性,主食為小魚及甲殼類[3]

卵和魚苗皆浮游,每年6月到8月為本魚的繁殖季節,浮游卵直徑1公釐。[3]

經濟利用

本魚為食用魚,有低度的經濟捕撈,也是水族館觀賞魚、遊釣魚。魚種可鮮食可冷食,可煎煮、燒烤、水煮、烘烤。有少許漁業捕撈,為遊釣魚、水族館觀賞魚等。[3]

風險管理

本魚的背棘、鰓蓋棘有毒腺,被刺傷會引起劇烈疼痛[3],其疼痛可以持續好幾天,且傷口有感染風險。[5][6]

在當地,因本魚會藏在淺水泥沙中,常有海灘遊客下水誤踩本魚而被刺傷。而漁夫則是在用手處理網中漁獲時容易誤抓本魚而被刺傷。[5][6]

對於被刺傷患的緊急處理,醫護的建議是可以先將受傷的手腳浸泡在40-42°C的溫水中舒緩疼痛,清洗傷口後去醫療設施處理,醫生一般會給予抗生素止痛藥乃至破傷風預防等治療措施。[5][6]

保護現狀

基於本魚在原生地分布範圍廣泛,數量豐富,而且不斷再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2014年評估本魚為無危物種,無論如何,目前也註明「需要更新」。[1]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