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峰山古建築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峰山古建築群位於雲南省大理州祥雲縣普淜鎮天峰山山頂,是滇西道教正一派的重要道場。始建於萬曆年間,歷代曾多次修建,建築群規模較大,依山勢布局,石雕、木雕和彩繪頗具彝族地方建築特色。[1][2]

事实速览 天峰山古建築群,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歷史

萬曆年間,當地鄉紳在天峰山頂建老君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前殿以供藥王,並置兩廂房。道光二年(1822年)修茸改建,前殿改為單檐三開間,後殿重新彩畫,四周築起石牆。清咸豐七年(1857年)毀於兵燹。光緒初年重建老君殿、藥王殿,添建玉皇閣、靈官殿、觀音殿、土主廟、功德坊、三天門。[3][4]文革」期間,天峰山建築遭到破壞。1986年修復老君殿,1987年翻修玉皇閣。1988年在附近開闢約1,200平方米的打歌場。1990年置大鐘一口。[5]

1983年5月30日,普淜老君殿被公布為第一批祥雲縣文物保護單位[6]。2012年1月7日,天峰山玉皇閣老君殿建築群被公布為第七批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7]。2019年10月7日,天峰山古建築群被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

建築

建築群主要包括主要包括玉皇閣、老君殿、靈官殿、土主廟、觀音殿、藥王殿、功德坊、三天門等建築,坐南向北,由四個院落組成,四周繞以石牆。總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800平方米。[2][4]

玉皇閣為民國四年(1915年)重建,重檐青瓦八角攢尖頂,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內分三層,外分二層,通高約11米。下層為方形,歇山頂,其格子門木雕精巧。上層為八邊形,八角攢尖葫蘆頂,上層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及侍臣。[9][3][4]

老君殿、靈官殿、藥王殿、觀音閣、土主廟均為三開間單檐小青瓦硬山頂木結構建築[10]。老君殿供奉三清神像,殿前掛「道德五千」匾,前檐柱為一對木雕雙龍抱柱,柱礎為童子抱柱石雕[3][11]。藥王殿供奉孫思邈[4]

三天門即山門,是紅沙石砌成的券拱建築,高8米,分三拱,中間門頂上石砌單檐歇山頂殿宇作裝飾,正面鑲「三天門」石碑,背面鑲「天峰山」石碑。兩側拱洞半封閉,上有瓦頂。三天門左側為照壁,書「天峰山」三個大字。[4][9]

龍勝門由功德坊、天柱門組成,整體結構以石料為主,中間立四棵石柱,前兩棵為蟠龍圓柱,由一對雄獅支撐,後兩棵為方柱,由一對大象背負,寓意前思(獅)後想(象)。[4][3]

Remove ads

天峰山歌會

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的太上老君誕辰日,有大量彝族漢族民眾聚集在天峰山,參加天峰山歌會。歌會有洞經音樂誦經拜唱、彝族山歌對唱、三弦伴奏打歌等活動,每年觀眾可達數萬人,據考證從明代傳承至今已500餘年。[12][11][2]2017年,天峰山歌會入選雲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3]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