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津市民俗博物館

天津的博物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天津市民俗博物馆map
Remove ads

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即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南開區的民俗類博物館,是研究和展示天津市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場所。天津市民俗博物館是事業單位[1]天津市民俗博物館位於古文化街,主要陳列為《印象天津衛》。天津市民俗博物館成立於1986年,曾將天津天后宮的部分建築作為館舍,後在天津天后宮西南側新建館舍。

事实速览 天津市民俗博物館, 成立日期 ...

建館歷史

Thumb
天津天后宮曾作為天津市民俗博物館主要館舍所在地

1985年,天津天后宮的修復工作開啟,原有山門、牌坊、鐘樓、鼓樓、前殿、大殿、藏經閣、啟聖祠、配殿等建築得以修復。同時,天津市民俗博物館成立,並將館舍設在了天津天后宮,在修復天津天后宮的同時開始徵集民俗資料、文物,開館前共徵集、徵購民俗文物千餘件。[2]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建館初期的陳列分為《天后宮復原陳列》和《天津歷史民俗陳列》兩部分[2],《天后宮復原陳列》以復原的天后王靈官四海龍王等民間諸神神像以及大型壁畫《天后聖跡圖》為主;《天津歷史民俗陳列》則展出天津漕運習俗、皇會以及婚慶、商業、生活習俗、民間工藝與藝術等相關展品。[2][3]到1989年,天津市民俗博物館開設有婚俗展廳、民俗博物館文物精品室、天后宮復原陳列展等十個展廳。[2]1994年,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又推出多個專題陳列展覽,包括《天津婚俗復原陳列》《天津市民俗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等。[4]進入21世紀之前,天津市民俗博物館還舉辦《藏傳佛教展覽》等特展、臨展。其主辦的《天津婚俗復原陳列》等也會在不同地區巡迴展出。[3]

2005年,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在天津天后宮西南側修建新館舍,館舍建築面積超過3500平方米,新館舍依託於「劉家大院」,形成歐式建築風格為主,夾雜中國傳統建築符號的建築風格。[5]同一年,天津市民俗博物館收到天津海關緝私局緝獲的手繪家具、瓷器、銅器等近2000件文物。[6]2009年8月,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是天津市首家免費開放的區屬博物館。[7]2011年,天津天后宮的藏經樓經維修後被開闢為天津天后文化陳列館。[8][9]同一年,天津市民俗博物館收到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珍藏的石質器具。[10]2014年,在天津市民俗博物館等多個文化創館基礎上新擴建的天津民俗文化博覽園建成開園。[11][12]這一年,中國共產黨天津市河西區委員會、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政府投資改善天津市民俗博物館的基礎設施。[13]6月開始,在原有展品、文物基礎上提升、改造的主題展覽《印象天津衛》於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展出。[14]2016年開始,天津天后宮與天津市民俗博物館分離,恢復成為具有心理慰藉、社會慈善、社會交往等社會功能為主的民俗信仰場所。[15]

Remove ads

主要陳列

Thumb
天津民俗博物館《印象天津衛》展

《印象天津衛》展覽展廳面積超1060平方米,展線總長150米,共展出文物360件。[16]《印象天津衛》展覽可分為民俗展區、服飾展區、建築展區、天津人結婚的習俗展區、天津最盛大的民間節日展區。其中民俗展區展出天津的春節習俗的畫作、實物、場景,包括過年時的飲食、帖飾等習俗。服飾展區展示的是天津服飾的發展的四個階段:遮身避體、適應生產、標誌身份、反映社會政治觀念;展出包括琵琶襟、對襟、大襟、百衣間、滿花等不同樣式的服飾。建築展區的通道中心為天津東門裡141號華家大院的四合院門樓的還原展示;展出有天津老建築的抱鼓石墀頭、大門等實物。天津人結婚的習俗展區展示天津婚俗習慣,展出有「搭大棚落座」的場景還原,以及龍鳳床、新娘嫁衣娃娃大哥、巨型蠟扦等實物。天津最盛大的民間節日展區以天津皇會為主題,展出包括《天津天后宮皇會行會圖》以及禮器、鑾轎等實物。除此之外,天津市民俗博物館還展出了天津民間水會的水機,戲曲、曲藝、手工藝的照片、實物等展品。[17][18]

Remove ads

社教、民俗活動

天津市民俗博物館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媽祖信俗項目之媽祖祭典(天津皇會)的申報單位和保護單位。[19]天津市民俗博物館會組織、舉辦春祭[20]、秋祭[21]天后寶誕儀式[22]等活動。在節假日天津市民俗博物館亦會組織活動,如中秋節舉辦古琴音樂會[23]臘八節舉辦葫蘆畫、寫書法[24]等民俗活動。平時,天津市民俗博物館組織、舉辦民俗文化體驗、非遺文化進校園等不同的社教活動。[25][26]

圖庫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