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號作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號作戰(日語:天号作戦, Operation Ten-Go)是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的大本營為了抵禦盟軍節節進逼而制定的聯合作戰計畫。

嚴格而言,「天號作戰」分為兩大部分:
- 由海軍航空兵力主導的多方面航空作戰(天一號至天四號)。
- 以戰艦大和號為核心的特攻艦隊海上作戰。
最終,無論航空作戰或水面艦隊行動皆以失敗告終,其中尤以大和號出擊被擊沉最為人所知。
Remove ads
背景
1945年,美軍逐步推進至沖繩戰役,日本本土防衛情勢嚴峻。大本營規劃「天號作戰」,命令海陸軍協同進行決戰。海軍航空兵須對沖繩及周邊地區發動大規模攻擊,而聯合艦隊則以大和號為核心組成特攻艦隊,預定前往沖繩,登陸後擱淺充當岸防火力,支援守軍。
天號作戰的構成
1945年3月20日,美軍艦隊進攻九州方向後,日軍大本營下令開始實施作戰。計畫包括:
- 天一號作戰:沖繩方面的航空作戰
- 天二號作戰:臺灣方面航空作戰
- 天三號作戰:中國南部沿海方面航空作戰
- 天四號作戰:中南半島、海南島方面航空作戰
其中,天一號作戰與4月大和號出擊的「坊之岬海戰」密切相關。
大和號特攻艦隊
1945年4月6日,大和號、輕巡矢矧號及8艘驅逐艦自吳港出發,前往沖繩。次日艦隊即被美軍偵知,第58特遣艦隊出動約400架艦載機發起空襲。
- 大和號遭多枚炸彈與魚雷命中後於4月7日下午爆炸沉沒。
- 輕巡矢矧與4艘驅逐艦同樣被擊沉。
-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藤整一上將及大和號艦長有賀幸作均戰死。
美軍僅損失10架飛機與12名飛行員,取得壓倒性勝利。
結果
天號作戰徹底失敗:
- 日本損失最後一艘主力戰艦與殘存大型水面艦艇。
- 海軍航空兵亦未能對美軍造成實質影響。
- 日本海軍自此完全喪失進行大規模作戰的能力。
雖然此役在軍事上毫無成果,但卻成為象徵性的「玉碎」與「特攻精神」代表,戰後被廣泛討論與再現。
影響
- 象徵大日本帝國海軍的最終崩潰。
- 展現航母艦載機對戰艦的壓倒性優勢。
- 大和號最終出擊成為軍事史與大眾文化的經典題材,被視為「武士道式」的末路象徵。
相關戰役
參見
參考文獻
- 吉田滿・原勝洋 編《ドキュメント戦艦大和》(文春文庫、2005年新裝版) ISBN 4-16-734904-3
- 阿部三郎《特攻大和艦隊 帝國海軍の栄光をかけた十隻の明暗》(光人社NF文庫、2005年) ISBN 4-7698-2458-0
- 原勝洋《真相・戦艦大和ノ最期 寫真と新資料で解明!》(KKベストセラーズ、2003年) ISBN 4-584-18757-6
- 邊見じゅん《決定版 男たちの大和》上、下(角川春樹事務所ハルキ文庫、2004年) 上 ISBN 4-7584-3124-8、下 ISBN 4-7584-3125-6
- 能村次郎《慟哭の海 戦艦大和死闘の記録》(讀賣新聞社、1967年、1973年改訂版)
- 八杉康夫《戦艦大和最後の乗組員の遺言》(ワック、2005年)、ISBN 4-89831-086-9
- 山本七平《「空気」の研究》(文春文庫、1983年) ISBN 4-16-730603-4
- C. W. Parker, The Last Sortie: The Yamato and Operation Ten-Go (Naval Historical Review, 1985).
- Richard B. Frank, Downfall: The End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Empire (Random House, 1999).
- Eric Hammel, Kamikaze: To Die for the Emperor (Zenith Press, 2010).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